【本報訊】太平協和(438)倡議在鰂魚涌公園對開海旁土地,以旅遊購物為主題的「老香港」發展計劃,最終未獲城市規劃委員會贊同,但城規會認同上址可作與文化、商業、休閒及旅遊有關的用途,與政府致力發展維港海旁為旅遊景點的目標相符,故決定由規劃署詳細設計土地的規劃內容。
「老香港」發展計劃涉及3幅土地,太協為求獲大眾接受,已修改計劃中的部份建議。其中半放棄東隧出口,為鰂魚涌公園二期的「老跑馬地」發展計劃。同時將發展「老灣仔」的規模減少,並盡量減低對太古城外望景觀的影響。
至於「老中環」發展內容則維持不變。然而城規會最後仍認為,此概念未盡符合城規會為發展維港所訂的目標,不同意將土地改劃為綜合發展區。
城規會認為此處土地的整體利用更應與文化、休閒及旅遊等有關,且與規劃署進行中,有關海港旅遊發展研究相容,因此同意將其中海旁的兩幅土地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文化、商業、休閒及旅遊相關用途」,並考慮到會影響太古城景觀問題,將兩幅土地高度限制設定為主水平基準35米及25米。規劃署會就此用途改劃,對兩幅土地擬定詳細規劃建議。至於東隧出口的土地因空氣質素問題,建議仍舊作公園發展。城規會稍後就有關改動刊憲諮詢公眾。
「老香港」總面積為74.5萬方呎,原意是其中「老中環」及「老灣仔」會以重建香港舊有的建築物為意念,發展酒店及商業為主,總樓面約75萬方呎。「老跑馬地」則作真馬騎術訓練學校。太協在此70多萬方呎土地上,只持有約3.5%的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