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財政赤字嚴重,教育統籌局為減省資源,有意減少對補習社的監管,認為消費者本身有責任認真挑選補習社;該局又考慮取消部份官立夜校課程,現時官立夜校一年可獲撥款七千四百萬元,共有學生一萬一千人。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昨日與記者茶敍時表示,現正檢討各項開支,尋找節省空間,「影響一定有,但唔會太大」。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在同一場合表示,補習社屬於商業活動,現時當局要花費大量人手巡查;為求「集中做好教育改革,唔可以俾其他嘢擾亂」,所以計劃取消對補習社的巡查,但會加強市場透明度,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教統局發言人表示,目前家長可上網查閱補習社的註冊、校舍、學費、課程及學校違規紀錄資料,相信可發揮阻嚇作用;當局稍後將就此諮詢立法會意見。
據了解,當局也有意實施補習社保險制度,當補習社倒閉時,學生可獲賠償,有關問題仍在商討階段。
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及諮詢部首席主任陳永佳質疑,消費者責任與當局巡查是兩回事,消費者只知道學校有沒有註冊,但「有冇違例,消費者點知?」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政府減少巡查補習社的同時,必須設立市場監管制度,如保險制,保險公司對補習社的監察可能較教統局更嚴,遭保險公司拒保的補習社將不能收生。
香港私立教育機構聯會發言人認為,業界有能力進行自我監管。
此外,羅范椒芬表示,現時的成人教育,即官立夜校課程有欠靈活和多元化,未能切合不同背景人士的需要,所以將重整成人教育課程,部份轉由其他團體接辦,而夜官中的中五課程則主要取錄會考重讀生。
成人及持續教育協會副會長張民炳質疑,當局其實想取消官立夜校以節省資源;由於官立夜校可提供較完整的學校教育,加上學生多為弱勢社群如新移民、失學及以往無機會讀書的人士,若再剝奪他們的機會,將令社會更趨兩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