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協助政府制訂本港中英語文政策的委員會發表諮詢文件,建議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的中英文科,分別在四年及六年後不再以拉曲線的做法評定考生成績級別,改以實際得分來評級以真確反映考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昨日表示,為應付全球化及中國市場趨開放帶來的挑戰,提高港人中英文能力更形重要,但現在並無語文能力客觀標準:「會考同高考拉curve(曲線),二十年前六成人合格,𠵱家又六成人合格,咁即係點?」
諮詢文件建議中學會考及高考中英文科,分別於○七年及○九年起,放棄沿用俗稱「拉曲線」的常模參照計算成績級別,改用「標準參照」以考生實際分數計算,真確地反映考生語文能力。現時中學會考及高考的英文科及格率為六成五及七成五。
諮詢文件又建議為中小學學生、大學畢業生及專業組別釐定應達到的中、英文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唔夠標準嘅都畀佢升級,但係要惡補進修」;他說僱主及專業團體應積極參與制訂「基本能力」,確保符合工作需要。他又建議大學研究應否提高現時高考英語運用科E級成績的最低入學資格。諮詢文件的諮詢期至下月底結束,然後委員會向政府提交最後建議。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會考及高考成績級別的標準須參照同類國際考試,若為了令更多考生及格而刻意降低標準,會打擊兩項考試的公信力及國際認受性,得不償失。
田北辰認為語言應多講多聽:「我做咗九鐵主席,睇多咗中文報紙,𠵱家中文重好過我讀拔萃個陣!」語常會已與無綫電視合作,於下月及四月分別播出配以英語字幕的外國節目《RoadScholar》及《LizzieMcGuire》。
考試及評核局發言人稱正研究改善中英語文科目前的評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