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特首,你聽到嗎?<br>禽流感未滅政府又迫死鴨農

董特首,你聽到嗎?
禽流感未滅政府又迫死鴨農

伴隨特區成長的一波又一波的禽流感疫潮,當中有血流成河的殺雞行動,也有血本無歸的農民結業故事。政府未能杜絕殺人禽鳥病毒的蔓延,卻成功地扼殺本地農業的發展。
新界米埔有一塊二百畝的池塘,養鴨三十年,曾經是高級食府招牌燒鴨的來源。二○○○年爆發禽流感,鴨苗被禁止入口,池塘就丟空至今。鴨塘的場主是郭誌有,他說,養鴨曾經是一門本小利大的生意,二十五元養大一隻鴨,五十元賣出去,足足一倍利錢。直至九七年政府開放內地活鴨及冰鮮鴨入口市場,養鴨業瞬間走向覆亡。

投資三百萬賠本
九七年首次爆發禽流感,香港自此變身「流感之都」,大小規模禽流感年年爆發。打從那年起,養鴨人家都沒有好日子過。郭誌有說:「嗰年政府下令所有活鴨集中西區屠房處理,農友用貨車堵塞道路抗議,政府一意孤行。佢哋永遠都係定好晒政策,先至搵我哋假諮詢,實際上只係知會我哋,諮詢係做畀市民睇。」
所有鴨農都批死養鴨業從此覆亡,郭誌有卻自以為眼光獨到,九七年逆市大舉投資,在西區屠房大舉動用了三百多萬,添置器材,大事裝修,又一口氣買了五輛貨車,兼營批發:「我以為可以衝上去。」可惜事與願違,本地活鴨敵不過低成本的內地活鴨,郭誌有的郭苑由每月可賺五萬至十二萬元,淪為每月蝕三、四萬。

被追欠租十七萬
結果西區屠房經營年多之後,十六商戶全部收檔,郭誌有則捱了四年多:「有啲鴨農搬到西區屠房唔夠兩個月就蝕晒百幾萬,我係最遲一個走,𠵱家三百幾萬全部蝕晒。」最氣憤的是,政府去年五月禁止進口活鴨,西區屠房無法運作,但政府仍要向他追收九月份的租金,郭誌有拒絕繳付,政府竟出動律政司發信催繳十七萬欠租,否則禁止他出境。
氣難平的郭誌有又忍不住踢爆政府黑幕。九七年禽流感爆發,政府下令滅絕全港家禽,雞鴨無一幸免,政府要向雞農賠償一千萬:「鴨農同漁護署傾掂數,新界十幾萬隻鴨,我哋自己匿埋劏,秘密處理,政府一毫子都唔使賠。」

「對政府失信心」
九七前,全新界有四百一十鴨戶,現在獨剩郭苑一家持牌鴨場:「好多農友冇彎轉,一係去咗做看更,一係去咗揸車。我對呢個政府已經完全失去信心。」令他失去信心的是政府的虛偽:「當初漁護署係接納咗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將雞鴨分流防止交叉感染,先至將我哋趕入西環密封式殺鴨,點知上年初有雞隻感染禽流感,西環嗰八百隻鴨一樣要殺,咁分流嚟做乜?樣樣嘢都係做畀市民睇,我覺得個政府好假。」
郭誌有矢言一定要光復米埔鴨池:「鴨池係呢度嘅特色,好多旅客慕名而來,好多鬼仔鬼妹走來餵鴨,好開心。」他育有兩子兩女,其中三位都留在米埔打理家族生意。九七年禽流感爆發,在周生生任職的二女提議回巢幫手:「我叫佢唔好,我哋都就快冇得撈,你重返嚟?」
記者:蔡元貴
《系列七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