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投資輕保障<br>投資連繫壽險宜長線

重投資輕保障
投資連繫壽險宜長線

投保人投訴保險公司的個案屢見不鮮,問題往往是由於保險從業員與顧客溝通不足,很多客戶對自己買了甚麼類型的保險也懵然不知。就如近年「熱賣」的投資連繫保險,以投資為大前提,保障為輔,和傳統人壽保險的性質南轅北轍,投保前必須弄個明白,免得日後出現爭拗。 記者:袁國守

顧名思義,投資連繫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投資」,保險的作用反為次要,因此個別保險公司直接稱之為「定期或單一投資計劃」,即是說,投保人支付的保費,主要用來認購基金,而非人壽保障。
標準亞洲市場與銷售總監羅廣生表示:「投保人購買投資連繫壽險後,可以因應本身需要,選擇投資在不同類型的工具及市場上;相反,傳統壽險的透明度不高,受保人不能決定資金的去向。」

可自定目標和年期
傳統人壽保險的供款年期多是終身,投資連繫壽險的投保人則可自定投資目標和年期。但羅廣生提醒投保人,購買投資連繫壽險宜以長線角度出發,投資期不應短於5年,否則即使投資達正回報,若短期內(1至2年)退保,亦可能因雜項支出而出現虧損。
就如標準亞洲提供的「定期投資計劃」,各項保單費用在投資期首兩年收取,餘下供款才作基金投資,所以短期內退保,投入的保費或有機會被完全扣除。其他保險推出的同類型計劃,或會在退保時才扣除有關費用,故投保前需查明清楚。

保險包裝易惹誤解
羅廣生坦言:「部份人可能對投資連繫壽險有少許誤解,認為它是一種保險計劃。雖然它的確包裝為保險計劃,但事實上投資成份很高,保險比重很小。因此,受保人應明白自己是要買保險,期望去世或受傷後有錢賠,還是計劃投資儲蓄,兩者宜分開進行。」
那為甚麼不直接向銀行和理財顧問購買基金,而要選擇投資連繫壽險計劃呢?羅廣生說:「保險成份其實有其作用,如果投保人在供款期間發生意外而失去工作能力,可按豁免保費條款,暫免支付供款,這是直接投資基金不能有的保障。」
「而且投資連繫壽險始終是以保單形式發出,因此若受保人去世,保險公司將把遺產直接給予受益人,不用任何凍結程序,更毋須支付遺產稅。」
投資連繫保險的另一優點是,每月最低供款額一般只需數百元,但銀行推出的月供基金計劃最少也要千多元,因此更適合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