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台群島領土主權爭議,有着如一匹布長的歷史。但是,中國明朝已有文獻(一四○三年至一四二四年)記載釣魚台群島,一七八五年的《三國通覽圖說》更清楚顯示釣魚台為中國領土一部份,即使在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地圖也一直沿襲中國所用名稱標定釣魚台群島。釣魚台領土主權誰屬,歷史可鑑。
雖然甲午戰爭清廷輸了,簽下《馬關條約》的割地條款,把台灣和附屬台灣的釣魚台群島等割讓給日本,但二次大戰後,割地條款被定為須廢除的不公平條約,日本理應把諸島歸還中國,只是日本沒有那麼做,反而在一九五一年與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釣魚台群島連同日本沖繩交由美國託管,到七一年日美更簽訂《沖繩歸還協定》時將釣魚台群島劃入「歸還區域」交給日本。
諷刺的是,釣魚台群島主權糾紛懸而未解,群島竟有所謂「島主」。美國《紐約時報》一九九六年一篇報道指出,美國在管轄釣魚台群島期間,也曾向群島的「日本島主」支付租金,租用一島作轟炸演習場地,那人的家族是在一八九六年獲日本政府承認為島主。
據日方的資料,日本人古賀辰四郎在一八八四年發現「尖閣諸島」,並在島上建立了工廠,古賀家族到一九七八年才把島權轉手給栗原國起,因此美軍當年要付錢的「日本島主」應是古賀家屬。
一九九六年,日本政府就曾公開指栗原國起是「釣魚台」島主,擁有釣魚台,把兩地三岸的人都嚇了一跳。《讀賣新聞》周三的報道,雖沒有說未有日本政府租借釣魚島、南小島和北小島的「島主」是誰,但估計可能是栗原家族。
可笑的是,栗原國起因九六年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當年僅以港幣二元一角,從朋友手上購得「尖閣諸島」。象徵式的買島費用,到日本政府租借諸島,所謂「島主」也許也是象徵式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