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特首,你聽到嗎?<br>官僚玩殘小本謀生者

董特首,你聽到嗎?
官僚玩殘小本謀生者

大嶼山東涌,在發展商樓盤廣告中,彷彿是個世外桃源,這些廣告看在趙婉儀眼裏卻是個諷刺,她與丈夫在東涌逸東邨街市開了間小小的文具店,以為創業有生路,但開業大半年來月蝕萬多元,要求房署減租,官僚只叫她捱多一些日子,明天就會更好,令人啼笑皆非。

檔位月租一萬六
午後的逸東邨街市,只聽見冷氣槽隆隆聲噴出冷氣,靜悄悄的沒有甚麼人聲,街市有一百個檔位,半數空置,看檔的人個個無精打采。看着空蕩蕩的街市,別人一面憂愁,只有趙婉儀有心情苦中作樂,「可以喺度打保齡球!」
去年初,趙婉儀與做玩具生意的丈夫在經紀陪同下,一同到逸東邨視察。經紀提供一大叠數據說,全邨入伙後共有二十五幢大廈,有近一萬戶人口,單是已入伙的第一期,已有四千多戶。
看罷這些數字,兩夫婦以月租一萬六千元租下檔位,去年三月中,文具店正式開張。最初幾個月,屋邨剛入伙,生意麻麻,半年之後,生意仍然沒有起色,她向房署索取資料,才發現四千多戶中,竟有千多戶是綜援家庭,「咁多人攞綜援,你話消費力有幾高?」
創業憧憬幻滅,財政壓力隨之而來,「今個月開完支票交租,月中就要為下個月份租金想辦法,有時半夜醒咗,都係諗緊錢銀問題。」生意蝕錢,兩夫婦開始多爭拗。
更難頂的卻是官僚嘴臉。早排天氣驟冷,街坊未行入街市,已被冷氣吹得掉頭走,商戶要求調高空調溫度,房署卻說中央冷氣不能調校。
屋邨消費力差,商戶曾建議加開村巴,接載其他屋邨居民來購物,詎料運輸署說村巴影響專利巴士生意,小商人只能徒呼奈何,「呢個政府真係令我好失望,我哋真金白銀拎錢出嚟創業,咁積極搵辦法生存,點解對我哋咁唔公道!」

盼房署體恤減租
為了維持生意,趙婉儀聯同其他商戶要求房署減租,但房署說街市已外判給承包商,租金問題冇得傾,「有次開會,有個四十幾歲嘅大男人,紅着眼同個官講,已經欠人幾十萬債,希望房署體恤減租,否則可能要燒炭。點知個官輕描淡寫咁講,大家唔好咁悲觀啦!」說到這裏,趙婉儀歎了口氣:「當時我諗,幾時輪到我燒炭呢?」
面對前景,趙婉儀坦言不樂觀,但一定會想辦法守下去,對於來東涌創業是否錯了,她側個臉看了看站在遠處的丈夫說:「其實,真係有啲後悔。」
記者:羅偉光
《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