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不會攻打伊拉克?會不會打北韓?論本地政治,筆者一星期八篇,還到電台講一晚節目,題材從無或缺,所以少論國際之事。一般說法,開戰會影響經濟,拖慢復甦,這大概又可以給予董政府一個可賴的借口。
筆者看,開戰不利美國的經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這場戰爭打不起來;反之,打硬!現時看來,是打的機會比不打更大。美國的經濟雖然不景氣,但正需一些大事刺激一下。八○年代美國經濟停滯不前,海灣戰爭之時要先與盟國講好數,有人分擔軍費才動武,今天完全不用,就算盟國反對亦要獨力而行,當然是算準了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九一年的海灣一戰之後,美國的經濟旺了十年。美國已經控制了沙地阿拉伯及科威特,再在伊拉克扶植親美新政權,往後一段長時間能源供應無缺,世界霸主地位,可以無憂了。
這就可以看到作為一個小國的可悲之處,背後若無靠山,只會任人魚肉。伊拉克的命運,不取決於自己,而是大國在背後的角力。反觀北韓,想南侵發動戰爭,以國力而言根本不可能,但南韓想北伐完成統一,也是別想,因為北韓背後有兩個老大哥照住,否則五十年前的韓戰就已經完蛋了。
北韓無錢,無法發展經濟,美國曾經承諾了支援又反口,於是發爛渣,美國要準備攻伊,無法亦無能力兼顧,只能啞忍。如此一來,攻伊就顯得雙重標準,無法理直氣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