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一月效應未必是吉兆

投資學堂:一月效應未必是吉兆

期待已久的聖誕節假期又完結,隨之而來的新年假期也成過去,真想不到這麼快又要再執筆爬格子,唉!筆者尚未能收拾心情。
循例給大家一些統計數字,港股在2002年下跌了18%,共2073點,這是港股連續第3年下挫,據資料顯示,自1969年恒生指數推出以來,從未出現過連續3年下挫的情況,可見近年港股如何不濟。另一方面,美國的情況也大致相像,美國股市3大主要指數──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S&P500及Nasdaq,亦是連續第3年下挫,據美國的資料顯示,上一次出現連續3年下挫的市況是在1939、1940及1941年這3年,而那次是由美國著名的經濟大衰退所引致,換句話說,近年美股之形勢實與1930年代經濟大衰退時的情況不遑多讓。
從上述可見,與過往歷史相比,2002年港股及美股之形勢已至一非常惡劣之境地,各位可用類似半杯水之理論來看今年股市,可能會因為去年股市表現如此差而恐懼後市,故今年不欲入市;由於美股在最近60多年以來,未曾出現過連跌3年,港股則自恒指面世以來未曾有過連跌3年,既然去年股市已如此不濟,今年還會糟到哪裏?現在豈非趁低吸納良機?
近日部份投資者開始為今年港股可能不會出現「一月效應」(即股市在一月初反彈)而憂慮,但筆者卻另有猜想,正如日前本欄已指出,在過去3年,港股皆有出現升幅不同之「一月效應」,可是在年初反彈後,股市便逐步回落,一直跌至9、10月間之低位才能止跌。以此來看,「一月效應」並非甚麼好現象,更不是入市訊號,反而應趁年初出現之反彈盡快回吐!

港股量度低位8750點
更重要的是,假若港股真的在今年一月不反彈回升,沒有「一月效應」,某程度反而顯示港股將會擺脫過往3年之走勢模式(Pattern),未來之走勢將會不同。換句話說,今年港股可能已到一轉折點,本年之走勢可能較往年更差,進入熊市另一期,但亦有可能是港股熊市將盡,牛市重臨、大市回升之兆!
至於港股有否在一月出現浪底,即調整浪之低位?在過去10年,港股曾先後出現了3次歷史高位,第1次便是94年之萬二點,第2次便是97年之萬六點,第3次便是2000年之萬八點。港股在飆升至首兩次歷史高位後,便出現兩次較大型之調整,巧合地,該兩次調整之浪底也是在六千多點,第1次大調整之低位是在95年一月中出現的6890點,第2次是98年8月之6544點。由此可見,在一月出現調整浪底亦並非不可能。
最後一談短期港股走勢,近期恒指反覆下調,並已在日線圖中形成一頂部形態,以量度跌幅計算,在跌破9500水平後之下調目標為8750點,故短期大市若不能重返9500點之上,則後市便有下試8750水平之危機,但正如前段所述,這並非壞事,可能是加速港股到底的先兆。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