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上周到北京訪問,在與國台辦官員會面後表示,港府會全力協助兩岸實現「三通」,預料「三通」直航之後,台灣訪港旅客將稍微下降,但長遠來看,只要整個經濟區有所發展,對香港還是有好處的。
長遠的事,誰能料到呢?反正不管對香港是好是壞,只要中央認為對中國有利的事,香港特區政府都要「全力協助」的了。
不過,最讓人詫異的是,代替特別顧問葉國華去處理涉台事務的林瑞麟,竟大談來年的「對台工作」,而首要的工作是:利用台灣政界和商界人士訪港的適當機會,多向他們介紹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成功,俾「有助於國家的統一大業」。
林瑞麟若只因身處北京,嘴裏這麼說說也罷了,若他真有這個想法,那麼不是一廂情願就是異想天開,相信即使國台辦的官員聽了,也只會一笑置之。
稍微對台灣目前的社會意識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如果台灣人民中,還有少數人在五年多前香港回歸時,對「一國兩制」有一點期待的話,經過董伯領導的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五年落實「一國兩制」的表現,這少數人的「期待」也已經消磨殆盡矣。再加上最近幾個月特區政府推出的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台灣輿論普遍認為,香港作為中共的「自由櫥窗」,已經「熄燈」了,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對香港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兩項,評級都在台灣之下。在這種情形下,向訪港的台灣政商人士介紹「一國兩制」的落實成功,不是一個大笑話?香港的「一國兩制」的實踐怎麼可能「有助於國家的統一大業」?說它「有礙」於國家統一大業,還庶幾近之。
上月七日,台灣的台北、高雄兩市選舉後,由於國民黨的馬英九在台北市以高票當選,於是北京的國台辦官員就表示:選舉體現了台灣的主流民意,即「求和平、求安定,反對台獨、主張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願望。」
正是這位被中共官員肯定為「反對台獨」的馬英九,訪港時獲特首董建華約見的馬英九,星期日(十二月二十九日)應邀出席台灣法輪大法學會舉行的二○○二年修煉心得交流會,在五千名來自全台灣及海外的法輪功學員面前致詞,呼籲中共當局以寬恕與包容的態度面對法輪功,尊重宗教自由,他指出,宗教自由、信仰自由是自由社會的普世價值。
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有針對香港法輪功組織(因與內地被宣布為叛亂的組織相聯繫)的意味。二十一世紀還要訂立這種不尊重宗教自由的惡法,肯定讓台灣人民大為齒冷。
台灣人民在民進黨執政後,對執政黨在政治上反反覆覆、經濟上一籌莫展確實不滿意,但他們卻對未來有所指望:指望扁政府為爭取○四年連任,而在今年會有較好的表現;又或者真的不行,可指望在○四年另選其他黨的候選人,實現政黨的再輪替。
人民有直選權利,就是有政治權利,就是有指望。而人民無政治權利的「一國兩制」的香港,老百姓有甚麼指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