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諮詢期已屆滿,但有關二十三條立法的意見仍然似雪片飛來,其中不少是海外僑胞,包括從內地赴海外留學或移民的人士,都焦慮地呼籲政府不要立法、呼籲立法會議員抗拒立法損害香港的自由社會。
國際法律界人士響應香港法律界的疑慮。國際律師公會InternationalBarAssociation致函保安局局長提醒她重視法治人權對香港國際形象的重要,而英國大律師公會主席更向特區政府提交完全免費的意見書。
在意見書之中,英國大律師公會主席御用大律師貝安DavidBeanQC指出,二十三條立法是主權移交以來最重大的立法,對香港人的自由人權、香港作為一個營商地點在國際間的評價和信心都影響深遠。他說,大凡涉及基本人權的立法,無論是擴闊或是收窄這些權利與自由,政府都須審慎考慮,以檢討現行法例為起點,只有在現制之下有明確的不足之處的情況下,才提出新的立法建議,而在立法之前、立法的過程中,都不厭求詳,作廣泛公眾諮詢,不但集思廣益,同時也藉此加強公眾對將來通過的法例的信心。
因此,他指出,以發表載有立法建議的草擬條文的白紙草案進一步諮詢公眾,是恰當的做法。未見條文,他認為要提供建議的立法是否違反基本權利和自由,會有困難而無法令人滿意。但即使在這個情況之下,公會也認為香港大律師公會的回應書中提到的觀點之中的兩點,逼切需要注意,其一是新增非經授權披露,會嚴重打擊新聞自由;其二是禁制機制的設立,會無可挽回地打破香港與內地兩制之間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