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森林中,香雪迎客至。
靜靜隱山中,悠悠四十載。
已是邁向新世紀,梅花我國魂。
而今花開數千畝,香逸遍中華。」
廣東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梅花,靜靜地綻放已是梅開二度,當它芬芳茂盛的時候,記者冒雨尋梅。它是中華大地梅花報春的領先者,漫山遍野白如雪,與山上翠林,山下湛藍流溪湖相映成趣,堪稱南國一大美景,到內地賞梅隨地域不同而有別,廣東十二月至一月,滬寧二月至三月,北京三月至四月。
記者:辛汀 攝影:小王子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梅花不畏嚴寒,獨步早春,它趕在東風之前,傳遞春的消息,被譽為「東風第一枝」。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歷來被人們當作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的象徵。元代詩人楊維幀詠之:「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梅林,始種於一九六四年,引進羅崗青梅品種,三千多畝梅林適境而生,分布於二十五個梅園,冬有花賞,春有果收。每年元旦前後數十天,園內棵棵梅樹各顯風釆,梅花晶瑩潔白飄香,茫茫一片,吸引眾多遊人,文人墨客、攝友、拍婚紗照的準夫婦等均紛紛前來賞梅、讚梅、寫梅,非常熱鬧。
梅花香味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着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欲醉。徜徉在花叢中,微風掠過梅林,就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為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現今人們觀賞梅花的標準,則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上周五是下雨天,氣溫驟降,流溪梅花已二度盛開,廣東瀕海一帶遊人趨之若鶩,雖然撐傘在寒雨中,沿山坡拾階而上,蜒蜿浸浴潔白梅海中。聞其香,賞其貌,道其奇,雨水滲肌,毫不畏寒,喧騰熱鬧,人氣沸揚。賞梅之樂,忘懷一切。
甚麼叫梅花三弄呢?是說梅樹開花分三度。一度開花稀少,欲露還藏;二度花大開,滿樹潔白;三度花稀落,且有綠芽葉相伴,象徵春天到來。一天之中,賞花時間又分早、午、晚。早上賞花含苞待放,晶瑩潔白,陣陣幽香;午時賞花,繁花盛開,燦爛芬芳;傍晚賞花,夕陽西斜,景色迷人。梅花象徵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及和平。
張先生:談起賞梅,原籍哈爾濱的張先生便滔滔不絕,說北方的梅給人的感覺較「傲」,而南方的梅則較「溫柔」,兩者各有美態。
點樣去: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東北部,離廣州九十三公里。前往途徑很多,可從廣州市乘大巴或中巴到從化街口鎮的客運汽車總站下車。站裏有專車往返森林公園,每隔二十分鐘開一班。往程從上午七時開始至傍晚六時;返程從上午八時開始至晚上七時。
十畝桔園摻雜在三百畝的梅園中,給遊人提供解渴的地方,進桔園,順手摘取,悉隨君便,能吃多少盡量吃,每人收費?10。
桔園園主李先生說:「今日我園來了三百多名遊客,他們嘗到樹上摘桔的樂趣,紛紛飽腹而歸。你看這種沙糖桔,汁多甘甜,如果不想摘,現賣?3/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