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採訪前一個星期,王庭鳳老師吩咐小學三年級學生做功課,翌日上早課前檢查作業,全班八十二個學生中,竟有十四人沒做。王老師氣上心頭,問其中一人:「你為甚麼不寫呢?」那學生十分為難,禁不住突然哭了出來,接着說:「對不起,老師,我……我沒有鉛筆。」
說到這裏,王老師有點哽咽:「當時我就問不下去。一支鉛筆,要用一個學期,根本是不夠的。」細問之下,在十四個沒有完成功課的學生中,五人因前一晚停電,家裏沒錢買蠟燭照明;四人因沒有墨水,另外五個是沒有鉛筆。
一旁的王恩金老師說,在課堂裏,同學用「小鉛筆」的情況很平常,一支帶擦膠的鉛筆,售價是兩角錢,他們捨不得買。由於鉛筆得來不易,同學一般都十分珍惜,有時甚至用到兩、三厘米,太短了,根本寫不下去,但同學還是捨不得丟掉。
老師又說,他們常在課堂上對學生說,要保持作業乾淨整潔,但有些同學沒有錢買一毛、兩毛一塊的擦膠,寫錯的時候,就用口水黏在手指頭上擦抹,將作業本弄得「黑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