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但快樂 幸運懂珍惜<br>12吉林孤兒來港當義工

貧窮但快樂 幸運懂珍惜
12吉林孤兒來港當義工

失業率高企和經濟不景嚴重困擾港人,但十二名獲得港人捐助才得以入學讀書的吉林孤兒,反而是快樂的一群,他們雖然貧窮,但卻十分珍惜現狀,比港人更加明白「幸福不是必然的」道理。
距離本港四十小時火車路程的中國吉林省,只有極少數「幸運」兒童得到港人捐助,才有機會接受基本教育及得到溫飽。世界宣明會於剛過去的聖誕節,安排接受港人捐助、在吉林省孤兒學校就讀的十二名孤兒來港當義工,他們為獨居老人清潔家居之餘,還向本港兒童送上了寶貴的一課——「幸福不是必然的」。

多謝幫過他們的人
「我只想講一句多謝曾經幫過我們的人,希望他們都平平安安,生活愉快。」今年十六歲、自小失去雙親的貢獻表示,留港期間雖能一償心願,在海洋公園玩「跳樓機」及四處觀光,但在記者會上卻不忘連番道謝曾經捐款予吉林省孤兒學校的香港「善長仁翁」。
貢獻指出,在吉林省孤兒學校只可收容六百名「幸運」孤兒,仍有成千上萬的兒童不能接受教育,甚至兩餐無法溫飽。他希望長大後能為人師表,好好教育國家的下一代,讓他們在更好的經濟環境下成長。
雖然來港只是匆匆五天,但十四歲的劉洋說,最難忘是本港的建築物及海洋公園內的機動遊戲「跳樓機」。鑑於吉林省位於內陸,他在港參觀淺水灣時,特意舀起一樽沙,讓沒機會來港的校內孤兒一嘗接觸沙粒的滋味。
隨同十二名內地孤兒一起當義工的香港兒童龔啟宏坦言,相比起國內的生活質素,香港兒童的生活實在太幸福。「佢哋冇錢,但係好珍惜現狀,相反我哋有父母照顧,起碼兩餐都無憂啦。」

望港人學國內同胞
龔啟宏又稱,很多香港人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如經常吃剩食物,「食唔晒就算」,並不會想想如何處置剩下的食物。他希望無論香港經濟是否好轉,港人都要仿效國內同胞的慳儉美德。
負責安排這批內地學童來港的世界宣明會發言人莫寶琼稱,希望透過是次活動,讓港人意識到國內的「特困」(特別困難)外,並進一步喚起港人關懷及協助別人。
記者:馮永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