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上周六引述政府官員報道,喬治布殊政府已制訂一套名為「特定圍堵」(tailoredcontainment)的新政策,透過加強政經壓力迫北韓放棄發展核武,重點是拉攏亞洲盟國及聯合國在經濟上孤立北韓,令北韓面臨經濟崩潰危機。
在此政策下,美國擬:
(一)敦促聯合國安理會以經濟制裁威脅北韓,可能會在下月十二日便要求安理會討論此事;
(二)出動戰艦攔截北韓船隻把導彈等軍火運出國,切斷其軍售收入;
(三)要求北韓鄰國,包括日本、南韓、中國及俄羅斯減少與北韓的經濟聯繫,並打算下月初派助理國務卿凱利游說有關國家。
若北韓仍未改變立場,美國會考慮要求南韓斷絕與北韓的所有聯繫。
官員解釋說:「此政策名為『特定圍堵』,因北韓情況與伊拉克或伊朗的完全不同。」他們指美國並非要推翻北韓現政權,但若北韓拒絕就範,困境將日增,有經濟崩潰危機,而美國「不會做任何事支撐他們」。
美國是因北韓近日重啟寧邊的核設施,觸發核武憂慮;國務卿鮑威爾周日稱,美國無計劃攻打北韓,並會等候數月觀察外交方法能否說服北韓放棄核計劃。但美國政治分析家指出,盟國不大可能會合作向北韓施壓,部份原因是憂慮制裁會促使北韓金正日政權倒台,令該區政局動盪;此外,這政策缺乏一個重要元素──一條美朝溝通的外交渠道。
中國上周六表示對北韓危機「深表關注」,但與南韓同意應以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南韓擬在下月二日派特使到北京討論北韓危機。即使是剛被北韓下驅逐令的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亦指應給予北韓機會。
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