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籌備經年的國家電力重組已進入新階段,國家電力重組後形成的11家新公司昨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為新一輪的電力改革揭開序幕。有內地分析家相信,內地電費標準可能透過上網競價而有所下調,對本港上市的3家內地電力公司帶來即時的影響。
據公布,原國家電力公司重組後,實現「廠網分開」,成立了2家電網公司、5家發電集團公司、4家輔業集團公司。其中發電資產改組為規模大致相當的5個全國性獨立發電公司,分別是:中國華能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國電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華能集團是在港上市的華能國際(902)母公司、中國大唐則是北京大唐(991)母公司、中國華電則是山東國電(1071)母公司。
5家發電集團公司在各區域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均不超過20%,平均可控發電容量為3200萬千瓦,權益容量為2000萬千瓦左右。
電網部分則設立了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五個區域電網公司;另4家輔業集團包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
為了對電力企業進行有效監管,國務院成立了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向區域電網公司電力交易調度中心派駐代表機構。監管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制訂市場營運規則,監管市場運行,維護公平競爭;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調整電價建議;監督電力企業生產標準,頒發和管理電力業務許可證;處理電力糾紛;負責監督社會普遍服務政策的實施。
政治局委員兼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昨在人民大會堂主持成立大會指出,有關集團公司明年將繼續組建區域電網公司及各省市電網公司,要對新組建或改組的公司逐步開展資產、財務審計工作,還要加快建立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制訂電力市場運行規則,建構電力監管體系,落實電價改革方案,逐步實現競價上網,研究制訂發電排放環保折價標準等。
《北京青年報》引述一位社會科學院的專家說,這是為新一輪的電力改革鋪平了道路,重點是打破壁壘,打破壟斷,令發電公司須競價上網,從而降低電費。不過,證券界指出,雖然上市的電力公司可能受到減價的衝擊,但因改組後同時容許這些電力公司併購同業,故此也為它們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華能國際昨日表示,華能集團全力支持華能國際經營,並給予華能國際優先權,取得集團的電力資產及開新電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