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個月,又到成都,又到「武侯祠」。
「武侯祠」裏供着劉備以降一眾蜀國君臣,主角卻是諸葛亮。只是一眾泥塑像,外貌大同小異,遠不如《三國演義》連環畫的形象來得好看。
最耐看的,還是祠壁上刻着的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氣勢如虹。真是百看不厭,站着慢慢看,時光不知不覺流逝,直到腰痠腳痛才驚醒過來。
後來在小賣部見到有綫裝的拓本,便買了一本,回酒店靠在沙發上細看,更是莫大享受。
岳飛在寫完前、後出師表之後,還題了跋: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詞、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鬱耳。」
岳飛夜看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有感自己與孔明同為忠臣,皆遇昏君,心裏當然難過。但是這一難過,卻為後世留下了兩幅好字。好就好在只顧抒發心中感情,「不計工拙」,寫得真情流露,行雲流水,讓後人看得眉飛色舞,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