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病婦缺平安鐘伴過冬

傷殘病婦缺平安鐘伴過冬

近日氣溫再度急降,雖為聖誕和新年添上濃濃的節日氣氛,卻令體弱多病的長者容易病發。年逾六旬的楊婆婆下肢傷殘、健康欠佳;其同住兒子又染上不良嗜好,難作依靠。楊婆婆除了自求多福外,只盼獲資助安裝平安鐘,度過嚴冬。

坐在輪椅上的楊婆婆,縱然面對陌生的記者,亦毫不忌諱地盡情傾吐積壓在她心頭的怨憤。「個仔一係唔返嚟,返親嚟就問我攞錢,我對佢已經冇晒希望。」

中尿毒險喪命
稍待心情平復下來,楊婆婆道出其一段段坎坷的遭遇。其夫十多年前患癌去世,兩年前長女因為吸毒身亡。更不幸的是,大孫女去年為情自殺,令楊婆婆嘗盡至親接連離去的痛苦。現時,她與兒子和十一歲孫女同住,依靠綜援金維生。
楊婆婆年前患上坐骨神經痛,病情現已惡化至不能走動,需靠輪椅代步。本年六月,她曾因小便困難而中尿毒,差點喪命。
「嗰次入咗深切治療部十幾日昏迷不醒,諗住死梗,點知又救得番。」楊婆婆說。是次意外,令她警覺到自身安全,故欲安裝平安鐘傍身,惟因她並非獨居,故不獲政府資助安裝平安鐘,有待善長援手。「有部平安鐘始終會安心啲,我又唔可以旨意個仔,孫女又咁細。」
根據平安鐘服務機構「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統計資料顯示,每逢入冬都是按鐘求救的高峯期,就以十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五)為例,當日市區最低氣溫只得七度,該會由零時至早上七時半,錄得五十九名用戶按鐘求助的紀錄,其中八人需透過該會協助召喚救護車送院救治,大部份是因氣促感到不適。而二十六日則有五百六十名用戶求助,其中三十二人需要送院,他們分別感到心臟不適、頭暈、呼吸困難等,可見天氣轉冷易令長者的長期病患發作。
該會總幹事馬錦華表示,以上送院個案已算幸運,他們可獲政府資源而免費享用平安鐘服務。最不幸的是為數多達五萬名仍未裝鐘的獨居長者,當中不少因為年齡未滿六十五歲、並非綜援受助人或公屋住戶而不符政府資助資格。

呼籲善長捐助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與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年前合作成立「平安鐘專戶」,由該會提供急需裝鐘的個案予本報報道,呼籲善長捐款之餘,亦盼加強社會各界、尤其是長者對平安鐘的認識,將平安鐘服務普及化。敬希善長不吝捐助。
「平安鐘專戶」捐款編號:C0650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