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一期《中學概覽》昨出版,今年提供中學會考成績的學校數目,由去年七成急跌至四成左右;至於首次加入的教師語文基準資料,全港只有五間學校提供。前任家庭與學校委員會主席狄志遠認為,資料透明度明顯倒退,令概覽的實用性下降,若情況繼續惡化,將是浪費資源和時間。 記者:譚秀嫺、倪清江
昨日出版的《中學概覽》顯示,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區有六成學校有提供會考資料,是全港之冠,而南區的學校則僅約一成提供資料。相對去年四成學校提供詳細會考資料、三成提供籠統資料,今年只得四成多,狄志遠認為明顯是個倒退;如果資料愈來愈缺乏透明度,學校概覽的有效性和實用價值將會下降,也不符合當初出版概覽的目的,他更擔心政府會趁機取消出版學校概覽。
本年全港有七間中學在會考的五科及格率達到百分百,較去年的五間為多。名校喇沙書院則取得四百零七個A,較「對手」拔萃男書院的三百二十四個為多,儘管喇沙學生人數較多,但以人均計仍然取勝。
位於大嶼山大澳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雖然過去三年會考五科平均及格率只有四成二,並只三成半學生考獲八分或以上,但毫不忌諱地公開,堪成典範。
該校校長佘基本回覆查詢時說:「呢啲都係事實數字,公布都冇大問題,反正我哋學校收生事實比市區學校差,有四成及格率已經唔差。」他相信這樣可令家長掌握正確資料,並促使學校「辦好啲」。
由公帑耗資二百四十萬元出版《中學概覽》,部份學校在一整頁的「學校特色」中,只有一小段文字介紹,結果概覽編輯需自行「炮製」一些車厘子、喇叭、紙筆和盆栽相片來填塞版面。至於首度因應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呼籲而加入的教師語文基準資料,全港四百多間中學中只有五間學校提供。
現任家校會主席曾潔雯估計,不用心填寫資料的學校,「一種係好威水,一種係好渣」;她相信概覽仍是家長選校的其中一項重要參考,但家長若想深入了解學校,也應到心儀學校視察、向舊生家長了解;本年概覽新加設的「推動閱讀的策略」也很重要。
《中學概覽》共印製十五萬五千多本,將派發給各小六學生家長;公眾人士可由明年一月四日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