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迫債日商粗暴洩憤

銀行迫債日商粗暴洩憤

日本京都一間已倒閉地產公司的董事因不獲銀行撇帳,挾持四名銀行職員與警方對峙十七小時後,終在周五凌晨投降,人質全部安全。分析家指出,小企業被銀行迫得喘不過氣的事件,這次只是冰山一角;若當局不對症下藥給予小公司安全感,相信問題還會湧現。

4下屬游說投降釋放人質
就擒疑犯是六十歲的德田衞一。他周四上午走進「京都中央信用金庫」要求見理事長,隨後在六樓會議室提出願償還一億日圓(約六百五十萬港元)、但要求銀行撇除餘下八億日圓(約五千二百萬港元)債項的要求。銀行拒絕後,他拔出手槍挾持三男一女職員。
德田在一盒預錄的錄影帶中,展示兩把手槍和一百粒子彈,揚言已準備一死,務求「懲罰這金融機構內那些令我陷入如斯田地的罪犯」。
警方找來德田的四名前下屬游說他投降。德田先釋放兩名人質,最後在本港時間周五凌晨一時四十分投降。警方帶走他時,他向在場記者微笑。對於警方的盤問,他亦逐一回答。
德田的三名前女下屬其後召開記者會說:「德田是個老實人,信任別人。我們很尊敬他」,並指摘是「京都中央信用金庫」曾答應提供貸款協助德田重建公司,但最後不守諾言,才導致這次事件。
武藏大學經濟系教授柴垣和夫指出,德田「以粗暴方法發洩心中不滿,但相信很多公司的經理也會有此同感,因為很多小公司遭銀行拒絕借貸,或要求提早還債,迫到死角」。

「最需要對前景有安全感」
造成日本目前困局,是九○年代的「經濟泡沫」所致,不少貸款變成呆壞帳。銀行對陷入困境的大企業撇帳,中小企要求相同待遇卻遭拒絕。
柴垣指出,「日本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追求美國致力推動的『全球化』,而是給小型公司和每個家庭對前景有安全感。」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