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唵嘛呢叭彌吽法會 - 古德明

常山月旦:唵嘛呢叭彌吽法會 - 古德明

二○○三年還有幾天就告降臨。報紙廣告說:「一群愛國愛港人士眼見香港困於經濟不景等問題,定於一月一日舉辦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恭請高僧帶領眾庶念誦《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經》。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將率政府部門首長主禮。」這又是香港英治時代得未曾有的政壇大事。
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但中共接管香港以來,即致力推廣佛教,首先就定佛誕為公眾假期,和西方的耶誕相頡頏。他們顯然視佛教為國教。
從前,我國君主雖然缺乏科學知識,有為者都不佞神佛。唐太宗不必說,就是宋太祖,對神佛也無優禮。他即位後訪相國寺,問應不應下拜,僧錄贊寧說不必:「現在佛不拜過去佛。」太祖聽了,正合心意,微笑點頭,從此君主不拜佛成為定制,「議者以為得禮」(《歸田錄》卷一)。
當然,迷信的國君歷來不少。《清溪暇筆》載,明朝永樂初年,朝廷遣使迎天竺僧大寶法王到京師。這法王據說頗有神通,常教人念「唵嘛呢叭彌吽」,信徒晝夜念誦。翰林侍讀李繼鼎別具隻眼,笑道:「若彼既有神通,當通中國語,何為待譯者而後知乎?且其所謂『唵嘛呢叭彌吽』云者,乃云『俺把你們哄也』,人之不悟耳。」現在董建華之類愛國人士辦的法會,大概也是念「唵嘛呢叭彌吽」。
香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易手之前,物阜民豐,政通人和;易手之後,論民生有負資產、減薪、失業、破產等蔚為風氣,論民權則有禁止自由遊行的法令、公然懸刀嚴防市民論政的二十三條等等。這些問題,根源都不在天。然則求神降福,除了可愚黔首,就沒有其他意思。
北齊文宣帝年間,國內大旱,「帝以祈雨不應,毀西門豹祠,掘其冢」(《北齊書.文宣帝紀》)。以董建華所為,求董建華所欲的繁榮安定,孟子說無異於緣木而求魚。求而不應,徒令信徒像文宣帝那樣遷怒神祇,那更不是甚麼功德。
天主教香港區主教陳日君也為香港祈福,禱詞實實在在說出了香港問題的根源:「望中共董建華政府俯聽民意。」這比一整天的法會簡單得多。但陳日君的祈福會,董建華一定不會出席。他只喜歡「唵嘛呢叭彌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