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平安夜的污垢 - 李怡

李怡專欄:平安夜的污垢 - 李怡

平安夜正式結束了為期三個月的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期,保安局收到的意見書有九萬份,反對按諮詢文件的建議立法的簽名有十七萬,而支持的有十二萬。二十三條立法可說掀動了全港市民的敏感神經。曾表示「不支持二十三條立法就不配做中國公民」的譚惠珠說應進入冷靜期,「讓政府在冷靜、祥和的氣氛中慢慢消化這些意見,寫出草案,屆時再討論。」
保安局署理常任秘書長湯顯明說,原則上反對立法的意見「數字相當低」,又說直接發表藍紙草案已可達到立法目的。──顯然政府不願「慢慢消化」市民意見,而是在未「消化」之前先有了結論。

「大專基督教徒關注二十三條小組」等四個基督教團體,平安夜在皇后像廣場舉行「平安夜中不平安」祈禱會。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和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廣傑在聖誕文告中,都暗示香港社會因二十三條立法帶來不安。
不安在於政府很可能完全不理會市民的聲音,也不同香港大律師公會講道理,一味自稱市民反對的是少數,以及利用立法會的投票部隊強行通過立法。

署名「霄壤之別」的讀者在本欄網頁留言,說筆者引用電影《蜘蛛俠》中的一句話:「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英文原文為:「Withmorepower,comesmoreresponsibility.」他說現在董伯的行徑正好相反,大權在握之後,任意妄為,急市民所不急,為二十三條立法,簡言之就是:「Withmorepower,comesmoreabsurdity.」意思是「有多大權力,就會有多麼荒謬。」
權力或能力(power)落在不同的人身上,通常是走兩個極端,一個是權力與責任成正比,另一個是權力與荒謬成正比。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卡頻特透露,總統布殊已親自向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清楚表明,美國人民關注香港就二十三條立法的問題,並希望港人的意見會被充份考慮。
儘管錢其琛口口聲聲說二十三條立法與外國政府無關,但此事最後如有轉機,恐怕布殊的一句話,勝過被中共視如糞土的十七萬香港市民的簽名。權力與責任,以及權力與荒謬的關係會再一次體現。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在聖誕賀辭中說:「用壓迫手段來維持不公義的處境,雖無事發生,絕不能稱為和平,那只是制度的暴力。」「如果一些人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用武力才能擺脫奴役,也無可厚非,人是有權利自衞,但這很危險,暴力會引起暴力,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製造新的不公義。」
這段話意思甚明確,就是雖同情為反抗不公義而使用暴力,卻反對這種「以暴易暴」、「製造新的不公義的手段」。只因陳日君反對二十三條立法,親中護董報紙連續刊登文章,說是「鼓吹暴力的聖誕賀辭」,指他是「暴力主教」。

二十多萬人聚集尖沙嘴慶祝平安夜,在水池、梯階、道路留下十三噸垃圾,連樹木、盆栽也被噴上油彩,使近在咫尺、以優雅演出為主的文化中心蒙上污垢。
回想今年國慶長假期後,天安門廣場滿地香口膠,使人不禁喟歎:兩制真的向一制會合了。二十三條立法和平安夜的污垢是最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