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假期過去,狂歡過後,大家又要面對特區政府罔顧港人意願、硬推《基本法》二十三條惡法的現實。
在平安夜諮詢期結束,當局一共收到八百個團體提交的、七千多份以個人名義獨立發出的、超過九萬份以表格形式填寫的意見書,以及超過三十萬個簽名,市民意見之多及反應之烈,可謂罕見。
不過無論反對立法、要求當局出白紙草案的香港市民大眾、有識之士以至國際社會如何聲嘶力竭、苦口婆心,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都充耳不聞,擺出一副「老娘抱恙,甚麼反對聲音也不聽」的樣子。
當局目前的取態十分清楚:不打算出白紙草案;在提交藍紙草案前也不會進行第二輪諮詢,更不會有刊載詳細條文的中期報告或者甚麼兩次藍紙草案的安排。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在七月通過條文,好向北京交代。
涉及國家安全的《基本法》二十三條從來都是中港之間最敏感的課題,也是國際檢視中國是否真正落實「一國兩制」的測試,所以在起草《基本法》的時候,北京特別強調重視港人的意願,保證就所有的條文進行三上三落的諮詢,然後才拍板通過。
八九年二月發表的第二稿,就是考慮港人對一稿的疑慮,不但改掉「須立法禁止任何破壞國家統一或顛覆中央人民政府行為」的含糊字眼,還接納「由特區政府自行立法」的要求,寫成了令港人放心而且符合普通法概念的條文——「特區政府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或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
可惜的是,在八九年百萬港人上街支持北京的民主運動,不單動搖了兩地原來十分脆弱的互信,更直接影響了《基本法》在九○年四月的最後定稿。可以肯定,現時《基本法》二十三條惡法的內容並非當初起草者的原意。這些歷史原因相信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和葉劉淑儀應該一清二楚。
回歸五年來,中港關係和諧,香港人絕對和顛覆叛亂沾不上邊,這正是香港人不支持匆忙立法;就算立法,也要求反覆諮詢的原因。大家都不明白,特區某些高官為甚麼要猛爭朝夕。
葉局長,你應該明白你面向的應該是香港,不是北京。若只顧討好中央,只顧一己的仕途,怎對得起香港人?
(圖)葉劉淑儀局長一直對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聲音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