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洩 - 鍾偉民

外 洩 - 鍾偉民

寫了篇《怎麼總是剁肉餅》,嘲笑樓上一家私隱外露,既擾人,也貽笑於人。讀友金先生感到共鳴,來了信:
拜讀閣下刊於《蘋果日報》專欄「狼的心」多時,發覺大家在居住環境上的遭遇有點相似,對你的慨嘆深有同感。家住將軍澳石屎森林,樓上一家人,生的兩個孩子似乎不會走路,只會跳,早晚像殭屍般在跳,可憐我家天花板終日傳來重低音的「打樁聲」。大廈,實在不好住,窗外上下數層鄰居,也可從他們發出的噪音,猜到日常作息時間,私隱,就是這樣外洩了。
十二月十九日刊出的《向南和向北》,更勾起我切膚之痛。曾住向北樓,深知冬凍夏焗之理,買樓時見有向南單位,覺得多付點錢享受冬暖夏涼也是值得的,誰知因為「周圍有人禍」,令如意算盤打不響。
那些周圍的「人禍」,正是噪音滋擾,多少盛夏涼風也吹不熄心頭怒火。家居附近露天劇場表演聲浪擾人、上落貨區清晨五時許已開始運作,忍耐多時,見情況日趨惡化,心平氣和向政府投訴,以為政府民望低,會落力為市民解決問題來挽救一下,原來,他們只會解決我。
分別向兩個部門作出噪音投訴,公僕所說的,除了傳統官腔:這問題牽涉不同部門很複雜外,他們跟我談話的目的,似乎都想「擺平」投訴一事,而非在聽取民意後,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問題。有能力的話,我也要移民!
吾道不孤;吾苦,原來也不寡。鄰人沒公德心,再好的地方,都是煉獄。我澳門家樓上那愛剁肉餅的「肉餅戶」大概搬走了,換上個「忙碌戶」。每天下午五點十五分,睡房天花板就傳來輪椅滑行聲,以為住了殘障人,值得體諒;但這聲音總是霏霏霏左右兩邊響,時速高達六十公里,分明是「有輪大班椅」在碾地;七點鐘,開飯了,搬椅扛桌,又是一輪亂震;直到午夜,噪音才漸歇。例外的是:日前,凌晨三點鐘,萬籟俱寂,薄牆忽然傳下來男人的叫床聲,叫得好盡興,毫無疑問,這夜,老婆回娘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