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當局監管 醫生慎用<br>濫用止痛藥易致胃出血

專家籲當局監管 醫生慎用
濫用止痛藥易致胃出血

【本報訊】本港濫用非類固醇風濕止痛藥情況普遍,威爾斯親王醫院每年醫治約五百名服用此類藥物後導致胃出血病人中,有三成根本毋須服食此藥,因為此藥止痛速度快及費用較低,不少醫生除處方給風濕病人外,也會讓頭痛、喉嚨痛及經痛病人服用,曾有病人遭醫生一次過處方服食六種不同顏色的此類藥物。 記者:梁洵瑜

事實上,此藥有機會引致胃潰瘍,甚至因而死亡。在美國每三名愛滋病人死亡,即有一人服食此類藥而致命,死亡率高於哮喘或子宮頸癌死亡率,更是交通意外死亡率的十倍。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陳家亮指出,威爾斯醫院每年約有一千名胃出血病人,其中四成四是因為服食傳統非類固醇止痛藥所致。
此外,在五百名因為服食此藥後出現胃潰瘍的病人中,發現有高達三成的病人,並無需要服食此種藥物,顯示濫用情況十分普遍。

部份病人無徵兆
這類藥物是本港最常用的藥物,約有三、四十種不同牌子,由於藥物能迅速止痛,容易令病人覺得治療有效,加上藥費較其他止痛藥為低,每粒只需幾角,不少醫生都廣泛採用於患有風濕痛、頭痛、喉嚨痛及經痛等病人的身上,曾有病人遭醫生一次過處方服食六種不同顏色的非類固醇止痛藥。
陳家亮指出,服用此藥後即使出現胃潰瘍,但部份病人會毫無徵兆,直至出血時才發現。

應同時服制酸劑
其中郭婆婆去年因腳踝疼痛,求醫後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一直沒有出現胃痛,卻在今年初突然間吐血,「嘔到成地血」,入院後證實患上胃出血。
曾患胃潰瘍人士應同時服食特強制酸劑,才可減低胃潰瘍復發機會,一般胃藥只能紓緩胃痛,無法減低胃潰瘍復發機會。
其中曾經胃出血的何伯,因腰痛及膝痛需要服用風濕止痛藥,但醫生只處方一般胃藥,令其潰瘍復發。
陳家亮認為,醫生應慎用此藥,曾患胃潰瘍病人、年老及嚴重病患者應選用其他止痛藥,或配合特強制酸劑使用,當局應把所有此類藥物列為處方藥物,加以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