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二十萬人於平安夜在尖東一帶狂歡慶祝,但一夜過後,尖東竟布滿十三噸「人為垃圾」,甚至連樹木及文化中心的外牆、大門等都被塗污破壞。這個恐怖狀況,很有可能在除夕夜再度上演。有市民建議,應重罰塗污者及垃圾蟲,甚至要他們清潔地方及整理被弄髒的公物。 記者:麥志榮、蔡建豪
【本報訊】平安夜,垃圾夜!二十八萬名市民昨凌晨在尖沙嘴一夜狂歡,竟製造出十三噸聖誕垃圾,比去年多了三噸,而文化中心的多幅外牆更被人用噴彩惡意塗污;有議員擔心,下星期二除夕夜倒數將有更多人聚集慶祝,亂拋垃圾及惡意破壞情況恐會更嚴重。
昨日凌晨群眾狂歡過後,文化中心廣場變成「垃圾廣場」,遍地是汽水罐、噴雪罐、螢光棒、食物和紙條等,水池裏也滿是垃圾。而文化中心的多幅外牆、玻璃窗、樓梯、廣告燈箱及垃圾箱均被人塗污,畫滿七彩的亂七八糟線條,或者寫上英文粗俗字句,連樹及盆栽植物也被噴上油彩。同時,灣仔金紫荊廣場亦有市民遺下的垃圾,但情況不及文化中心廣場般嚴重。
康樂文化事務署派出十七名清潔工人,通宵清理廣場上垃圾,垃圾裝滿了幾輛大貨車。工人又用水洗刷牆上的塗鴉,預計需要兩至三天才能清理完。
康樂文化事務署發言人表示,昨日在文化中心廣場清理十三噸垃圾,較去年多三噸,文化中心外牆被人塗污的情況比去年嚴重,估計下周除夕情況會一樣,該署當晚會加強巡邏及擺放更多大型垃圾桶,並會與警方加強溝通,加強勸喻市民愛惜公物。
亂拋垃圾罰款六百元的法例在平安夜形同虛設,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表示,當時大量人群聚集,不想嚴厲執法行動,影響市民的節日心情,但該署人員會向亂拋垃圾者發出口頭警告。警方則稱,塗鴉屬刑事毀壞,暫時未有人被捕。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擔心,除夕大倒數,將比聖誕更多人,問題會更嚴重,食環署及警方應盡快開會,作好部署,研究改善措施。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認為,在大批群眾聚集時,食環署實難以執法,強行檢控更可能令場面失控,當局應加強宣傳及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委員會成員狄志遠認為,青少年的公民意識薄弱,公民教育只教授常識,未能鞏固他們對社會的責任及承擔,政府在大節日前,應該特別呼籲市民在慶祝時,也要注重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