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人體標本 首次在港展出<br>50具真屍任睇任摸

塑化人體標本 首次在港展出
50具真屍任睇任摸

【本報訊】五十具屍體煎皮拆骨、五臟六腑全部剖開,赤裸裸的放在眼前,任人睇、任人摸,全部都是真人屍體,你有沒有膽量挑戰自己,去參觀和觸摸這些屍體? 記者:吳淑義

這個名為「認識人體、注意健康、探索生命的奧秘」的展覽會,屍體全部經過塑化處理,正確學名為「塑化人體標本」,由今日起,首次在本港灣仔華潤大廈「香港展覽中心」展出,目的是透過展出的人體結構,從而讓人認識到自己的生理組織。
這些人體標本或坐或卧或站立,正切面、橫切面,以至解剖出來的一百八十具器官,所有肌肉、皮層、腱、骨骼、神經線及身體各器官部位,甚至解構各種接駁、骨折手術等,都一一呈現大家眼前。

鼓勵市民注意健康
觀眾可以直接看個清楚、更可以透過觸摸來認識器官結構,猶如透過投射概念,讓人恍如照鏡子一樣,藉此鼓勵市民注意健康。
這類真屍展覽在歐美甚為盛行,直至九六年,日本全國解剖學會得到醫學界支持,開始在大阪、廣島等地舉辦小型人體標本展覽,引起極大反響,反對聲音指不尊重屍體和不道德。但經過六年來在日本全國展出後,得到大多數年輕人支持,由驚訝、畏懼中認識到人類的軀體結構。今次主辦單位首次在本港展覽,相信亦會引起迴響。

屍體來源全是病者
今次展覽會的負責人山道良生,本身是在日本大學念健康學及解剖生理學系,他希望參觀者能透過觸摸來打破對屍體的忌諱,猶如觸摸自己的身軀,以加深對個人生理和器官的認識。他指出,展出屍體來源均是病者,獲他們簽署同意死後將身體供解剖及醫學教育用途,絕保私隱。
而所有的標本首先經過脫水處理變成枯屍,再注入相同份量的樹脂來保全原人體的色澤,既可消除氣味,更不會孳生細菌,除皮膚保持彈性,眼神亦可以栩栩如生。這些標本是教育大眾理解生理、提高人注意身體健康,說服力強。
在英國,倫敦亞特蘭蒂斯展覽館本年初亦舉行了一個極具爭議的人體屍體展覽「人體世界」,展期八個多月,一直受到觀眾支持而一再延期,最具爭議是讓完整的人體擺出各種不同的姿勢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