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總理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會計師大會中,高調表示他曾經申斥中國的會計界,要會計師「不造假帳」。不知是否故意,廉政公署選擇世界會計師大會過去之後而不是之前大舉搜查三間上市公司,及為它們核數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有兩名經理級的會計師被捕。
事件令人嚴重關注香港的公司管治制度是否完善,而代表專業獨立的會計師又是否能夠發揮公司之內作獨立監察的作用,以保障小股東的利益?答案是相當有疑問。這其實不利香港的投資發展,市民對上市公司的管治與監管沒有信心,害怕自己的投資成為財閥的點心。這亦是香港人有三萬億元放在銀行而不肯投入股市的部份原因。
太技術的東西,大家可能不能明白。但香港有一條《證券期貨條例》,剛於本年三月通過而快將實施,這是一條經過了兩次白紙草案諮詢,六年時間準備的法例。但新制度下的監察水平,還是曾經被一位中大教授批評為較巴基斯坦更差。
原因很多,但香港的會計界太依賴所謂自我監管制度,就早已不合世界潮流。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一些新的制度例如核數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等並不一定存在,亦非法律所規定。按《公司法》的規定,核數師須為獨立於公司之外的會計師負責,但先進如美國,亦發生核數師與公司的會計師串謀事件的Enron案。以香港上市公司多為家族控制,而華人社會特別喜歡賣弄關係,這次被稱為「安然事件香港版」的案件,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