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留意到日本報章報道任何人逝世的消息時,都用「死去」。這二字,簡單、明確、冷靜、決絕、直截了當得不帶一絲感情。
後來,我在《馬橋詞典》(韓少功著)中發現,原來土著用「散發」。剛好相反,非常深遠、多姿,而且細膩。
關於「死」,用詞繁雜,比喻又豐富:—仙遊、騎鶴、歸西、逝世、往生極樂、大去、天妒紅顏、英年早逝、與世長辭、福壽全歸、息勞歸主、西方接引、魂歸天國、主懷安息、油盡燈枯、湼槃、得道升天、完蛋、見閰王、翹辮子、蹬腿閉眼、沒氣了、萬事皆休、長眠、一睡不起、氣絕身亡、魄散魂離、雙雙化蝶……
回來一看,大吃一驚。咽氣不過一剎那,說時遲那時快,但形容詞卻寫之不盡。再想下去,還有。
「死去」甚乾脆。
但「散發」,像一炷燃盡的香、一根燒完的煙、幾滴蒸掉的香薰油……即使生命不存在了,但飄渺中,仍有由看得見直至看不見的「東西」,漸漸蒸騰、浮盪、分解、湮滅。被山與水同化,被天與地吸收。
我們的祖先已死去,散發在空氣中。我們將會如是。你比較喜歡哪個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