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花一段長時間去接觸公司、了解公司,才願意投入資金跟進其股票。因為這除了能夠掌握盈利前景外,同時亦可以捕捉一些賺取概念轉變所帶來「溢價」的機會。
上周三已跟大家分析過投資「基金股」時要注意的地方。除了留意基金買賣策略外,有時候他們揀股的方向,亦有助我們選擇適合投資的股票。
以目前的經濟環境,短期內亦不會有大量資金流入本地股票市場,因此,傳統受基金追捧的藍籌股預計亦不會有多大起色。不過,部份企業在此環境下仍有不錯的盈利增長,不少基金將會轉移視線於這些股份身上。因此,即使明年大市仍然低迷,相信個別股份會有不俗發展。
然而,不少優質股份,如思捷環球(330)、裕元工業(551),甚至剛公布業績的德永佳(321),股價均已累積了一定升幅。作為小投資者,入市時總會心大心細,既怕摸頂,但又怕錯失機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呢?我認為,在入市前,必須從兩大方向着眼。
首先,有些股份之所以能夠累積龐大升幅,除了因為盈利增長理想外,另一原因是由「概念」所推動。以思捷環球(330)為例若投資此股而賺大錢,相信並非單單盈利增長理想這個因素,反而是當日由一家「地區性的品牌」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環球性的品牌」,而這個品牌上概念的轉變,導致市場資金爭相追捧,無形中產生了「溢價」;加上變成國際性的品牌後,面對整體環球市場商機,市場普遍亦願意接受一個較高的市盈率。這正好解釋了為何有些基金會花一段長時間去接觸公司、了解公司,才願意投入資金跟進其股票。因為這除了能夠掌握盈利前景外,同時亦可以捕捉一些賺取概念轉變所帶來「溢價」的機會。不過,這種「概念」再被炒的機會始終不多,「溢價」會慢慢消失,所以當投資者考慮買入這些股票時,就不應以概念出發,反而要着眼實質的盈利。
另外,有時候我們衡量股價的平與貴,最好就靠一些較客觀的指標去評估了。以利豐(494)為例,現時的市盈率為28倍、德昌電機(179)之市盈率為37.8倍,究竟是平還是貴呢?若以貿易公司或製造業角度而言,兩者的PE均不算便宜,不過它們的業務既涉及國際性,那麼,我們不妨以相類似的國際公司的市盈率作出比較。雖然市盈率並不足以代表一切,但也不失為衡量買入時較客觀的標準。此外,上述國際性公司不時受到不同地區的經濟周期影響,所以投資這些股份之前,最好是多參考有關地區的未來三個月至半年的經濟前景。當到達經濟數據公布的高峯期,而自己預計數據不大理想時,最好暫時離場。因為這些股份對有關數據特別敏感,離場再作部署,不失為權宜之計。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