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愈怕輸愈易變輸家

英之見:愈怕輸愈易變輸家

上周五指六福集團(590)及恒豐金業(870)各有不明朗因素,因此在看好之餘,也要限制注碼,好像是有點自相矛盾,但應該指出的一點是,不少投資者看股評,心態是要從中找出肯定的答案,這絕對是大錯特錯。投資必定牽涉風險,何況股評人若有必贏心得,也早可歸隱自行投資,緊記寫股評只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至於害怕風險,更加是大錯特錯,股票之所以偏低,必然是其他投資者看到一些風險,因此才願意賤賣。除了基本因素改變之外,市場對風險看法的改變,往往是股價波動的主因。看好某隻股份,可以是認為這隻股份的基本因素會轉好,亦可以是認為其他投資者過份高估了這隻股份的風險。

風險只可控制不可免除
不少投資者並不明白,投資之所以有回報,是承受風險的成果,風險是只可控制,不可能全數免除,怕輸追求安全感,往往是輸錢的主要理由,因為絕大部份人都覺得是安全的投資,價錢都已反映所有利好因素,購買力亦已消耗得七七八八。試想當年電訊盈科(008)是街頭巷尾都敢大注買的股票,結果連累大家輸大錢。
愈是保守的人士,愈大機會成為明燈,不妨回想當年科網股熱潮,以保守見稱的集團最終也忍不住投入之時,事後證明已是接近爆破的尾聲。筆者一些朋友甚少出手,通常出手也是見頂之兆,因為當他們也覺得安全的時候,已再沒有其他人仍未入市,市場欠缺新錢又如何再升?
當然不是叫大家胡亂出擊,事實上,一些風險因素是永遠無法除去,例如供股大王惡名遠播,又怎可要求有人追捧?但不妨反省自己對風險的認知、衡量風險的功力,以及肯否冒險的態度,都是投資成敗的關鍵,愛拼才會贏未必是對,但不愛拼的話,在股市中便多數是輸家。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