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金融風暴,製造了數以十萬計的負資產業主;這些「樓蟹」被綁得動彈不得,樓不能賣、屋不能換,只有默默地捱着貴息。不過,小部份手頭上尚有少許資金的業主,或可有轉機。最近有銀行推出「負資產樓換樓計劃」,有實力的業主不妨考慮藉此減債,及換取一個較佳息率。 記者:丹琍
負資產換樓計劃,暫時市場上只有中信嘉華及亞洲商業銀行提供,可說是140%負資產轉按的第二部曲。客戶必須先行申請有關銀行的140%負資產轉按,成功過關者,才有資格申請樓換樓計劃。基於140%負資產轉按的審批極嚴謹,因此可以成功換樓的客戶,都會是財政穩健及收入穩定的人士,一般收入不固定的業主,只有望樓興歎。
對於大部份負資產而言,手上物業已經資不抵債,要換樓又必須先支付欠款差價予銀行,為數可高至數十萬,甚至過百萬,實在難以負擔。負資產換樓計劃則容許業主的新樓貸款成數,最高增加至140%,或原按揭尚欠銀行的欠款額,以低者為準。
業主只須最少補回現樓價10%的金額,便可實行換樓大計,大大減少了換樓的成本,甚至可以因應本身的需求而選擇價格較低或高的物業,作為減債或改善居住環境之用。
要留意的是,計劃的按揭息率為P-0.5%至P-1.75%,因應貸款成數而定,且在參與換樓計劃前,需要先將現有物業市值的10%存入戶口作為保證金。按揭中介機構經絡集團執行副總裁盧燕玲指出:「銀行要求客戶先存入一成保證金(現有物業)於戶口之內,這樣,總貸款成數變相由140%降至130%。」
存入保證金之後,客戶方可獲發一份「樓換樓貸款批核書」,有效期為60天。客戶需於限期內簽訂出售現有物業的臨時合約,並需其後於30天內簽訂新物業的臨時買賣合約。由於在出售現有物業前便需存入保證金,所以客戶最少要有現物業1成的現金在手,方有機會達到樓換樓目的。
負資產換樓計劃手續繁複,加上買賣有時間限制,有心參與計劃者最好事先搜尋心水買盤,以及計算一下所需費用,再與相關銀行進行商討。盧燕玲表示:「計劃最大的風險,是負資產業主可否在限期前,成功出售手上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