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愛護國家,支持立法!」在昨日維園集會上,出現得最多的內容並非對立法的實際建議,而是澎湃的愛國情懷。有學者警告在二十三條立法這重要問題上,若繼續簡單地高舉民族主義旗幟,只會令討論沒有內容、感情用事。
歷時一個半小時的大集會,由各個主辦團體的負責人上台輪流發言,大部份內容都離不開「愛國心」。集會主持鄭耀棠說得最直接:「大家今日嚟呢度,都係因為有一顆愛國心!」
全國人大常委兼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曾憲梓則指香港為二十三條立法責無旁貸,若有人製造事端、拖延立法,是「不可容忍」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楊耀忠也質疑,有人把保家衞國與教學自由拉上關係,以人權自由反對立法,「無理、無知、無良」。
在每兩至三位嘉賓上台發言後,大會都安排了歌唱時間,先後由一群抗日老戰士唱出革命歌曲《保衞黃河》,歌手張明敏唱出《我的中國心》,還有合唱《歌唱祖國》、《中國人》等。隨着一首又一首的愛國歌曲唱出,集會人士情緒高漲,站着搖旗吶喊,並高叫「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等口號。
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盧兆興表示,昨日集會着重愛國主義,而非真正討論二十三條,並把「愛國」狹窄定義為支持政府政策,反對二十三條的人都被視為「反中亂港」,這帶着某種程度的盲目性,如果該種盲目元素繼續,「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將會愈來愈大,「兩制」難存,對台灣來說,香港更證明了「一國兩制」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