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友愛邨小販問題存在多年,對居民帶來嚴重滋擾,房屋署及食環署束手無策。有屯門區議員指出,由於小販擺賣位置由五個不同部門負責,沒有一個部門統籌,令困擾居民的問題,持續多年仍未能解決。
晚上十一時後,屯門友愛邨商場外巴士站旁行人路,聚集了十多檔熟食小販擺賣,煎炸油煙濃烈,食客及小販的叫賣聲不絕,儼如夜市,好不熱鬧,但對於樓上及途經的居民而言,這片小販的樂土卻為他們帶來嚴重不便及滋擾。
「晚晚十一點後,小販就會出現,又嘈又污糟,成地竹籤油迹,行過好易跣倒。」友愛邨居民何小姐對該邨的小販問題久久不能解決甚為不滿,且指出這情況多年前已存在,但一直未能解決,「煮嘢食啲油煙晚晚攻上嚟,窗都唔敢開。」
記者曾於晚間到該處查證,見友愛商場下的整個安定輕鐵站,以及巴士站旁均有小販熟食檔,且不斷有市民光顧,其門如市。
屯門區議員陳雲生指,友愛邨小販問題存在已久,不只是違例問題,更衍生其他社會問題,因為小販在巴士站旁的行人路擺賣,下車乘客被迫走出馬路,或須在熱湯及滾油的小販間穿插而過,造成危險,而且招惹黑社會「陀地」入侵,致執勤人員執行職務時受恐嚇。
他說,由於小販擺賣位置由不同部門負責,巴士站旁屬食環署管轄範圍,食環署有特別職務隊於晚間執勤,但十一時便「收工」,小販隨即「出動」。另外,房屋署將管理工作外判,且停車場、商場及屋邨大廈分判予三間管理公司負責,往往須三間公司協調才作出掃蕩行動,但管理公司無檢控權,又需房署執法,令取締工作更形複雜。他指,食環署可增派人手,將工作時間延長,以及與房署、警方合作將問題解決。
回應--食環署:已提出檢控
食物環境衞生署屯門區環境衞生總監曾炳林回覆,友愛邨安定輕鐵站毗鄰一段行人路,屬該署管轄範圍。
該署一向關注上址無牌熟食小販問題,並經常採取掃蕩行動,故日間該處小販幾近絕迹,但深夜則仍有多檔擺賣,為改善該處情況,除加強突擊掃蕩行動外,並經常與房署進行聯合行動,在過去三個月,成功拘控了十名無牌小販及撿獲四十九宗棄置小販工具和貨物。
房屋署指,該署平均每個月進行兩次掃蕩行動,且平日管理處亦會「有人睇住」,「啲小販見到有管理員就會去第二度擺檔,好似捉迷藏咁」,不過該署會聯同食環署採取聯合掃蕩行動。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