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讀者討論專區<br>  反對聲音也是愛國

  23條讀者討論專區
  反對聲音也是愛國

特區政府不顧洶洶民意,銳意推動二十三條立法,背後動機以及是否受到某方面壓力,不便妄自揣測。但董特首以下眾高官,對二十三條立法詞窮理屈的辯解,徒增市民反感;對他們信誓旦旦的保證和承諾,經歷「八萬五」和「七成置業」這些空話的市民已視為教訓。十二月十五日六萬市民上街,戳破了葉劉局長揚言「立法得到大部份人支持」的謊言。當局若仍要扮鴕鳥,則只會使民生已近凋敝的香港社會出現更大分化。
大家都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說惟有身修才能家齊,爾後才可達到國治,天下平的境界。簡單地說,就是香港一個中學生也懂得的「沒有人民,哪有國家?」
中國開放改革二十多年,但政治法制仍欠完善。最重要的是黨、政權和國家三者一體,也就是黨國不分。最近在中共十六大卸任總書記的江澤民有「亡黨亡國」的用語,亡國指的恐怕只是喪失執政權吧?

最怕學生工農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過五十多年,中國卻有五千多年歷史,政權怎可等同國家?但一些愛國人士卻習慣了反共等同反華;批評北京現政權就是不愛國,就是反中亂港。明明是你們沒收了某些人的回鄉證,甚至去到北京也被驅回香港,但在愛國人士口中,卻變成了這些人不能和中央溝通。愛國並非專利品,我們愛的是五千年文化和三萬里河山,而不是要上體中央領導人心意,聽董特首的話,按局長的指示辦事才算愛國愛港。
學生運動使共產主義得以在中國萌芽茁壯;工農兵使中共得以建立政權,所以現政權最害怕的也就是學生、工人和農民,以及要緊緊地抓住軍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川工作算是失敗,但防民之口,連香港這彈丸之地也要歸納在內,有四千多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為何如此心虛?

無以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