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沒有污點,坦坦蕩蕩敢於負責。」盧武鉉這樣把自己跟以前的南韓政客區分開來。出身於貧農家庭的他,正因為來自草根階層,所以對貧苦大眾和弱勢社群顯得特別關懷。
盧武鉉自幼家貧,憑着自學成為律師。但八一年他為二十名因藏有禁書而遭虐待的學生打官司,卻改寫了他一生的命運。他眼看二十名學生的腳甲被人硬生生扯脫,激發起其正義感。之後他多番為異見學生和工人免費辯護,挑戰軍政府。八七年他參與大宇船廠罷工,被當局以教唆罪而被判入獄和吊銷其律師執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權律師」賠上了律師牌,其反獨裁形象愈加深入民心。他八八年加入金泳三陣營,並當選國會議員,但這卻得罪了家鄉慶尚道的人。為了打破地方主義,他曾三次放棄在漢城的優勢選區到釜山競選,三選三敗,卻感動了一批選民,為他成立「愛盧會」,從此便刮起一股「盧旋風」。
南韓政界講究與美國拉關係,但他偏偏卻不屑這樣做,認為必須與美國建立對等關係,並揚言一旦當選總統,對美國該說「不」的時候就要說「不」。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