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六福恆豐中線博突破

英之見:六福恆豐中線博突破

昨日只輕輕帶過六福(590),作為長期推介之一,是有責任進一步分析。
六福今次營業額倒退幅度4.7%,絕對是及格有餘,但毛利率由21.6%跌至20.6%,令純利大幅倒退。六福的成本控制已頗佳,但這方面似乎再難有大幅改善空間,預期香港零售業疲弱下,毛利率不會快速反彈,因此未來一兩期業績也未能寄予厚望。
不過六福仍維持高息政策,在這個低潮期中股價也會有支持,筆者建議仍可持有,但暫不宜加注,不妨等待國內業務進展有眉目才再入市,過份重注一旦失手便不值。

內地金飾零售潛力佳
筆者曾提過以六福及恒豐(870)作一組合,這個看法依然未變,國內將逐漸開放市場,金飾零售是港商強項,沒有海外大牌子競爭,一旦行業被重估將有不俗升幅,只是現時看來要小心控制注碼,不宜太過投入。
恒豐近期也有消息,以科網業務作為回購股份代價,消息應是利好,現時已無人再對科網業務有憧憬,專注本業會更好,而且股數減少,每股資產淨值提升,等同變相派息,可能部份投資者認為霍震宇減持,所以當成利淡,但撇開人事因素,消息屬於正面,何況霍氏仍持有19.87%股權。
恒豐中期營業額增長強勁,以旅遊團為主打的策略,起碼短期在低迷市道中殺出一條血路,但由於推廣費用也大增,因此純利增幅只算溫和。
不過,恒豐也是未完全看得透的公司,營業額上升令存貨及應收帳上升,但應付帳卻維持,即是恒豐是以銀行借貸支撐擴張,在這段時間會是合理的做法,卻仍是一項疑點。
筆者認為,兩間公司都值得給予藉口維持中線博突破的策略,但都不會是短期熱炒的股份。金飾零售行業值得看好,至於孰優孰劣,是視乎閣下認為哪個品牌會在國內取得成就,其實是頗主觀的分析。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