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英加入歐元區多障礙

國際視野:英加入歐元區多障礙

英國是否加入歐元區,對歐洲一體化意義重大,但英國政府對促成這個重要事情的態度似乎漫不經心,不無給人毫不熱衷的感覺。
首相貝理雅時常掛在口邊說要盡快融入這個大家庭,因為單一貨幣和一統市場,對歐洲整體經濟百利而無一害,可是在過去50年,英國在歐洲整合期間顯得進退失據,遂屢受到國內外不同程度的指摘或奚落。貝理雅不諱言地指出,英國若未能吸取教訓,再猶豫不決,最終是自己吃虧,所以加入歐元區乃刻不容緩之事。
漂亮的說話以及大義凜然態度的背後究竟孰真心抑或假意,實無從稽考,但英國若最終能加入歐元區,則貝理雅可名留青史乃必然之事實,任誰都不會輕易放過機會,逆潮流而行,反而有機會成為罪人。

首相與財相現分歧
然而與貝理雅唱對台戲的卻是財相白高敦(GordonBrown),此君除指客觀環境因素根本連5個經濟測試也未必能夠通過,遑論全民投票?事實上,以英國現時的經濟狀況和政策(財政和貨幣)之靈活運用,一旦被「馬城條約」中的條件所束縛,或惹來災難。英國與歐元區不平衡現象如:鎊滙相對歐元還強,英國個人消費或需求增長比歐洲為高,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地產)雖然上升,但通脹率卻仍低於歐元區約0.8個百分點;失業率又創27年新低至3.1%,歐洲卻持續上升,上述距離似乎愈拉愈遠,硬要英國「削足適履」,豈不十分痛苦,若稍有差池,誰能擔當得起,白高敦態度負面,實有其苦衷和理由。最終結果如何,相信不言而喻,何況還有政治「情意結」的存在?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