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從政者應牢記程介南案教訓 - 盧峯

蘋論:從政者應牢記程介南案教訓 - 盧峯

因為以權謀私罪而被判入獄的程介南先生昨天刑滿出獄。這位前立法會議員在離開監獄後表示,不想再提過去的事,只想好好休息及做回一個普通人。他更說,入獄前表示要報復只是一時意氣的說話,並不會付諸實行。

避免不正之風侵蝕
作為一位剛刑滿出獄的人,程介南先生希望好好休息、希望把過去的錯失及不愉快拋開是很自然的事,我們也希望程先生能像其他釋囚一樣,盡快重新融入社會,開展新的生活。不過對其他從政者、議員、公職人員以至選民來說,程介南案的教訓不僅不應忘卻,反而應引以為戒。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再出現類似的以權謀私行為、才能避免不正之風侵蝕香港的政治架構。
應該看到,隨着本地政制逐步開放,原來由公務員及少數被委任人士壟斷的政制已大大改變,愈來愈多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人透過各類途徑晉身政治架構內,成為議員或重要諮詢組織成員,左右政府的政策。這樣的轉變固然可以令本港政制更多元化,但也大大增加了公私利益衝突的可能性,因為這些從政者很多都有本身的工作、事業或商業利益的。若果從政者忘記了程介南案的教訓,忘記了公私利益的衝突,甚至走上以權謀私的路,那將會令政府的決策、議會的決定受某些利益團體、受私利所蒙蔽,沒法維持公平及公正,這對香港的傷害、對市民的傷害實在極為嚴重。

期望善用手中權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正朝着政制民主化的目標進發,將有愈來愈多的從政者由普選產生,甚至特首也將由普選產生。可以想見,市民將愈來愈傾向把從政者視為他們授權的代表,並期望他們能善用手中的權力,為公眾謀福祉及盡力監察政府。但若果再出現民選議員以權謀私的事件,市民對民選代表的信心固然會大大降低,他們對選舉制度的信心及支持也將被嚴重削弱,這對香港的民主發展、對香港的政制穩定都肯定是有害無益的。
正因為香港政治發展再受不了另一次以權謀私事件的打擊,我們認為不管是現時或未來的從政者、公職人士、議員都應好好記着程介南案的教訓,避免類似的錯誤重演。
(圖)程介南刑滿出獄,案件的教訓可供從政者、公職人員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