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策之道:不同類型基金回顧

FUND策之道:不同類型基金回顧

年關將至,本欄今期起將與《蘋果》讀者一同回顧不同類型的基金表現。今期先從主題行業談起。
以傳統投資基金智慧而言,於熊市主導的階段下,該類基金表現多乏善足陳,難有用武之地。從附表列出各類主題行業基金來看,此言非虛。但在大部份基金表現均鎩羽而歸之餘,卻也有顯著勁升的例子,這與行業本身與經濟周期發展存有一定關係。

基本理念凌駕一切
投資於新經濟項目,包括電訊、科技及生化科技基金組別,今年累積跌幅一般接近三至四成。這幾組基金今年表現維持反覆,除了首季及十月份出現小陽春反彈外,基本上走勢多見輾轉回落。不過,由於投資者對這類基金普遍已存戒心,故期內損手的投資者數料有限。相反,以往被視為跌市避險,或適宜長線持有的健康護理基金,年內跌勢匪淺,主要是受到業內價格競爭、專利權訴訟,及盈利倒退問題所拖累,正好證明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基本選股的分析理念始終凌駕一切。
不同地區上市的股份,走勢方向雖然一致,但升幅卻存差異。以附表內列出的房地產及科技兩組基金為例,集中於不同地域投資帶來的收益也有區別。
美國近年大刀闊斧地減息,令當地按揭利率保持近四十年來的低位,推動大量游資流入地產市場,而英國房屋銷售價格亦屢創新高。雖然兩地樓市升勢互相輝映,但因美股面對恐怖襲擊及戰爭憂慮的困擾,令當地地產股走勢未能全面緊貼樓市發展,加上本季再有資金獲利離場,令美國房地產組別基金年內累積的表現,較歐洲地產股基金為遜色。
相反的例子則出現於科技基金。亞太科技基金今年的抗跌能力明顯較歐美科技基金為強,這與前者投資的股份,多以半導體的題材為主有關。

投資文化影響回報
雖然此類股份易受外圍經濟發展消息主導,其股份價格走勢,如其他科技股基金同樣波動,但因亞洲科技基金整體資產值較低,加上採取買賣交易的策略較為積極頻繁,故往往能把握短線的升勢,從中達致套利效果。這也反映不同地區基金經理的投資文化,對基金回報帶來的影響。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