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諗,應該早就返嚟(澳門),點解喺呢個時候返嚟呢?就係四粒字──忍無可忍。我對董建華已經忍無可忍!」在香港出生,在澳門長大,十二歲來港讀書、工作,三個月前移居澳門的作家鍾偉文,這樣解釋他「移民」的原因。
「喺證件上,我係香港人;但我自細喺路環長大。所以啲人問我係澳門人定香港人,我話係路環人,我都唔識點分。」較容分易辨的是生活上的分別,「𠵱家返到嚟,覺得好舒服!」
「澳門可愛嘅地方,唔係佢有啲乜嘢,而係佢冇啲乜嘢。」他欣賞這裏「冇董建華、冇梁振英、冇梁錦松、冇梁愛詩、冇葉劉淑儀、冇馬時亨!」
「如果冇澳門,呢個董班子重可以講得過去。」但一比較,「英國留番咁多錢畀你,你搞成今日咁」;澳門「葡國佬臨走前,挖得就挖,喪盡天良,衰到貼地。人哋淨係留低個爛攤子,但係今日可以搞得咁好」,未來還要建設漁人碼頭、新口岸、文化區、輕鐵等等。
澳門和香港的社會氣氛也截然不同,「澳門都有失業問題,但即使失業,呢度啲人祥和好多,因為呢度嘅生活好容易捱。」
澳門的文化氣息也引人入勝,有愛好書法的「油炸鬼」店老闆,有賣雪糕的瓷器專家,有做私房菜的畫家……但談起香港董建華他就「扯火」,「只要一個人攞特首個位做,然後返屋企瞓覺唔出來見人,香港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