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不景,失業情況嚴重,特別是原住民,失業率更是一般人的三倍。在長期找不到工作下,近二十戶原住民一家大小遁居山林,自耕自足,過着沒自來水、沒電力供應的原始生活。
據台灣主計處統計,台灣有近五十萬人失業,失業率百分五。相較原住民,這是小巫見大巫,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昨天公布的「原住民就業問題」報告顯示:二十萬的原住民勞動人口中,有三萬人失業,失業率近百分十七。
經濟不景是原住民失業的原因之一,而且,沒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原住民,大多從事低技術、體力勞動的工作。但政府大量輸入廉價外勞後,原住民的工作很快就被外勞取代。無法在城鎮謀生的情況下,部份飽受長期失業之苦的原住民,為了解決生計,只好逃到山林隱居起來,過着沒有自來水及電力供應、自給自足的原始生活。這對現代社會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諷刺。
在台灣東部花蓮縣秀林鄉的山區一個部落裏,當地記者發現有二十戶左右的原住民,住在一些簡陋的鐵皮屋內,這裏冬冷夏熱,無水無電。他們都是長期失業的原住民,無法在其他地區生活下去,只好帶同家人,搬到這裏自耕自足隱居起來。
對於這批隱居山林的失業者來說,「睡覺」算是較易解決的問題,在大冷天,一家大小擠在一起,暖和暖和就天亮了,但要解決「食」的問題就難了,還好山區的野菜和瘦弱的家禽,都可以拿來填肚子充飢。失業很久的王先生就較幸運,可以自己養鴨子。他說,之所以遁居山林,過着隱居的日子,全因找不到工作。
本報記者/《東森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