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香港杭菜館只有三數間,近年則杭風當道,杭菜館如雨後春筍,開遍香港。杭州重量級餐飲集團新開元,以一百平方呎小店起家,跟張生記一般是後起之秀,近四年在上海、北京、義鳥等地陸續開設分店,終於在今日正式登陸香港,尖沙嘴分店面積達一萬二千平方呎,延續新開元一貫豪裝格局,平民消費的經營理念,不久還會在尖東富豪酒店開第二間香港分店。
記者:邵超 攝影:梁世權
鳴謝: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新開元的總店在杭州有兩幢物業,一幢是大酒樓,另一幢是酒店,鄰近西湖,氣派十足。在杭州,新開元的人龍從未斷過,進攻上海及北京也得到很好的反應,在上海便曾被評為「最受歡迎餐館」,靠的是現代化裝潢及兼收並蓄而多變的新舊杭菜。
杭州菜造工精細,最考刀章,為求所有分店做到最好,十個香港師傅都曾赴杭州總店受訓數個月。廚師長韓師傅笑道:
香港廚師全部都有十幾年經驗,當初佢哋去杭州學藝,一下子轉唔到舊有嘅粵菜手勢,但老闆對佢哋好好,成日請食飯,又帶佢哋到分店參觀,親眼睇到酒店生意好,師傅亦都唔保留秘方全部教晒畀佢哋,最後個個樂而忘返。」
學藝過程當中,親眼看見杭州師傅快刀,把軟綿綿的豆腐切出幼如髮絲的豆腐絲,刀功令香港廚師為之懾服。某香港師傅戲言杭州師傅即使閉眼拿起爛銅爛鐵,也能切出0.05厘米的豆腐絲。
新開元開店初期,只帶來部份名菜,一眾大師傅還會駐場監督,大部份原材料由杭州運來,保證做出杭菜鮮、嫩、脆合一的正宗口味。「乾炸響鈴」指定用杭州泗鄉的優質腐皮,炸後脆而不韌,跟一般腐皮大有不同。
豆腐是杭菜其中主要材料,杭州人堅持不用板豆腐,師傅幾經試驗,終在港找到跟杭州豆腐口感相似的百福蒸煮豆腐,即使成本高了,也要找到最合適的材料。有好材料也要敢於創新,蟹粉雲絲羹便是新開元創新菜,杭州人看冰豆腐是家常小菜,也想不到豆腐可以切得那般幼細,與蟹粉一紅一白,非常奪目。另一招牌菜笋乾老鴨砂鍋,改用運動量大的野鴨,本來帶鹹且膩的湯底變得健康多了。
廚師長韓師傅及丁師傅本是杭州人,分別來港十年及二十二年,弄杭州菜可謂駕輕就熟,是次也要回鄉「再培訓」。韓師傅早在九二年來港前已在杭州總店跟行政總廚王紅衛師傅學藝,今次回鄉主要是學習新菜式。
「最難學嘅係切豆腐絲,跟王師傅學,加上個人基本功都要兩個月先能得心應手,壓力好大。」
另一杭州人丁師傅,來港年資最長,還是操一口不純正的廣東話,十分有趣。丁師傅是廚師世家,爸爸與天香樓老闆是同門師兄弟,是杭州名廚,現已退休。丁師傅經天香樓老闆申請來港,順理成章在天香樓待十多年,經驗老到,這次回鄉學藝,感覺仍然新鮮。
肉鮮皮略厚
蟹粉小籠包的肉味很鮮,略嫌皮厚了一點。
點椒鹽甜醬重正
把泗鄉腐皮捲入豬肉,切成如馬鈴狀再炸,十分鬆脆可口,輔以甜醬或花椒鹽風味最佳,也有包入鮮菇的素乾炸響鈴。
杭州名菜顯刀功
杭州名菜之一,師傅下刀必須刀刀緊貼魚皮便收手,才能把一條桂魚切得有如豎起毛髮的松鼠。
蜂巢細孔更入味
杭州人在冬天把雪放在豆腐上,不久豆腐即出現如蜂巢般的層次,用來下湯,細孔使豆腐充份吸收湯的精華,味鮮而不濃。
鹹酸鮮味合一
從大閘蟹剔出蟹粉,加入細如髮絲的豆腐絲,熬出鹹、酸、鮮合一的蟹粉雲絲羹。
由於採訪期間新店還未開張,故記者特意在門外「捉」了兩位靚女入店內試菜: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30號新港中心3樓C舖
電話:27301788
營業時間:上午十時至凌晨十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