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堂 - 蔡瀾

恭和堂 - 蔡瀾

香港人對龜苓膏有一種不可質疑的迷信,認為它在養顏護膚、醫治暗瘡、調理腸胃和清熱解毒上有一定的療效。

這幾種功能男女老少都開心,龜苓膏的生意永不衰退,而做得最久最好的,就是這家「恭和堂」了。
據說龜苓膏本來是清朝之宮廷藥方,清末年間一位名為嚴綺文的太醫告老還鄉,並將龜苓膏單方傳給當地農民作為消暑,從此流傳於民間。「恭和堂」就是這位名醫的後人嚴永昌於九十多年前創立,傳到今天,由後代的嚴國雄先生主理業務。
國雄兄和朱旭華先生的大兒子彼得是多年同學,而朱旭華先生一家和我關係深遠,有了這個交情,我一想起朱先生或龜苓膏,一定跑到九龍城獅子石道七十九號的店裏吃一碗。
說也奇怪,別的地方的龜苓膏吃了總有一陣腥味,只有這家人沒有,而且藥味香濃,幼滑可口,不像一般的淡若涼粉,似甜品多過吃藥。
龜苓膏不是一種馬上見效的東西,我從來也沒證實過它的治病功能。感到好吃,倒是最重要的。
「恭和堂」的龜苓膏的確好吃,當嚴國雄要我替他寫一幅字時,我就直接用「以美味健身」幾個字書上。
當今這家人在油麻地、銅鑼灣、旺角、紅磡、尖沙嘴、將軍澳等地都開了分店,遠至荃灣也有,更在機場中新開了兩家。
近年來日本遊客也對龜苓膏產生很大的興趣,不但是老人,年輕女孩子都喜歡,她們不會發音龜苓膏這三個字,儘管叫它為KameJeli。前者是龜的意思,後者則由啫喱Jelly的洋文譯之,許多日本人因它而來。
龜苓膏在無形之中,幫助了香港旅遊業的增長,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