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當時,分析員皆認為布殊這麼做是想大印鈔票刺激經濟,大印鈔票的結果必是美元貶值。
現在,新任的財長還沒正式上任,美元已經大幅貶值,美元貶值也導致美股下跌。
如果美元貶值會導致美股下跌,對美國經濟而言,應該是壞消息,擁有美股的人資產蒸發、消費慾望下降,如何刺激經濟?
相反的,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美元大漲、美股也漲,如此說,強美元應該比弱美元好,為甚麼布殊會選擇走弱美元的道路?
原來,美元強弱與美股升跌的關係可分為短期關係與中長期關係。
這個世界中,有一筆很龐大的游動資金到處走,四處投機,哪個地方的貨幣會升值,這些游資就會進來。
游資一來,並不是單純地存在銀行,也買當地股票,於是貨幣升值、股價上漲,80年代末期與90年代初期的日本就是如此,當時日圓市值狂升,股市更瘋狂,但這種現象不會維持太久。
今日美元貶值,美股下跌,但當美元貶值導致美國出口增加,企業賺錢,則美股就會回升,經濟就會好轉。現在距離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剩下不足兩年的時間,美元貶值的正面作用是否能及時發揮出來?我不知道。
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因此美元與美股的關係,也同樣會發生在港元與港股身上。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