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將於本月底正式完成,基本上實現「廠網分開」,但兩家電網仍保留逾6400兆瓦的裝機容量,待兩年後出售,該價值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產,將會成為電力改革的一項重要變數。
內地傳媒近期陸續披露電力改革內容,《中國證券報》昨日引述權威人士日前在北京說,「國發5號文」已經確定5家發電集團、2家電網公司及4家輔業集團的組成,並於本月底正式成立。國家電力公司發電資產重組劃分方案中,給兩家電網公司預留了6400兆瓦的發電資產,兩年內留在電網,兩年後可以出售。
滙豐證券分析員葉定強表示,該行日前曾會見國家計委官員,確認近期一些市場傳聞,包括會有6473兆瓦的電廠留在兩個電網,另外將19925兆瓦電廠會由計委屬下的輔業公司持有,包括用作緊急後備電廠裝置、核電等必須繼續由國家持有的機組。
他指出,以每兆瓦機組約值300萬元計算,電網仍保留的電廠約值200億元,這批資產兩年後才出售,將成為電力改革的變數,而且有違「廠網分家」的原則。
他指出,包括3家電力H股在內的五大電廠集團,將會瓜分16萬兆瓦的裝機容量。
不過,他預期注資速度會十分緩慢,加上國電公司的資產回報率(ROA)只是0.6%,除非國電公司以賤價出讓資產,否則對3家H股的好處不多,所以他預期重組方案公布時,該3家公司的股價會短暫上升,但其後則會遇到壓力。
該行對華能國際(902)、北京大唐(991)及山東國電(1071)的投資建議分別為「減持」及「出售」。
法國巴黎百富勤中國研究部主管朱蘊儀則建議增持3家電力H股。她特別看好華能國際,認為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最好,加上母公司是已經完成組建的華能集團,不用再進行資產劃撥即可注資,注資速度應該會較其他兩家公司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