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先了解股市的遊戲規則

陸叔理財:先了解股市的遊戲規則

事實上,股票市場的原意是給予投資者作為長線投資的地方,投資者只要細心發掘一些優質的公司,並作出長線的吸納,最終應可獲得不錯的回報。

二○○二年已快走近終點,回顧港股今年的表現,雖然很多投資者在年頭都曾存有寄望,但最終卻失望而回。早前便一項調查指出,十個本地投資者有七個都在今年中失利,只有三個幸運地得到回報。而這個數據亦正好解釋了為何大市今年的平均成交如此呆滯——因為投資者大多輸到慌了,再沒有足夠信心或勇氣投入股市中。問題是,在投資市場中,是否單看一段短時間就能定英雄呢?
或者這是香港人的本色——任何事情,無論工作、投資、玩樂、學習,都希望能在短時間得到答案。如果未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回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放棄。九七年港股能得到香港人的愛戴而一飛沖天,是因為當時大多數的投資者均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利潤。但到了今日,要在股票市場中賺取可觀的回報,幾乎已是天方夜譚,所以不少人都開始捨棄股票市場而去,亦因此令港股的交投在過去一年持續低迷。
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回報,不少人都已轉投至「賭波」這項活動上。雖然至今這項活動仍未合法,但很多香港人仍然會想盡辦法去參與這個遊戲;早上下了注,晚上便可以知道自己是贏是輸,這正合香港人的口味,難怪不少人均樂在其中。這個風氣是否正確?似乎香港人沒有理會過。但如果大家曾經參與過賭波這項活動,只要細心計算一下,便應該發現賭波沒有為各位帶來甚麼利潤,大家所得到的可能是一剎那的刺激性。
或者股票市場真的失去了當日的刺激性,所以不少人對此活動不再眷戀,但投資本身就不應存在刺激性,要獲得回報,亦不是單單一兩日的時間便可以得到。就好像去年我投資在一間上市公司5%的股份,至今已為我帶來以倍數計的利潤,但當中的過程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的刺激性,而且在當初入股時,我亦不曾考慮過在短時間便可以獲得利潤,但今日我卻可以得到滿足感,當然這是來自此股為我帶來可觀的利潤所致。

股市投機違原意
所以各位在對股票市場感到失望的同時,不妨反過來想一想,是否大家對它都有了「非份之想」。事實上,股票市場的原意是給予投資者作為長線投資的地方,投資者只要細心發掘一些優質的公司,並作出長線的吸納,最終應可獲得不錯的回報。滙豐(005)是一個好的例子,當年股價只有個位,如果有投資者能長線持有至今,雖然未必能令各位大富,但至少亦可以小富起來。所以各位在對股票市場作出投訴之前,請先檢討自己是否過於心急,對股市的要求又是否過於苛刻。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