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詩同志:英國人走了,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裏來了,很好,很好。這件事是值得慶祝的。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你和你們領導層同志目前遇到的困難我非常理解。其實,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赤字、失業、蕭條、民望低陷,確實是困難,但是比起過去長時期的殖民統治已經鬆了一口氣了。當家作主頭五年的一關也闖過了,難道不能克服現在這點困難麼?沒有英國就不能活命麼?
香港還有一部分知識分子存有糊塗思想,對英國存有幻想,因此應當對他們進行說服、爭取、教育和團結的工作,使他們站到我們這邊來,不上帝國主義的當。這些話,我一九四九年寫的〈別了,司徒雷登〉裏說過,只是當時說的是美國,現在說的是英國。
經過了這幾個月對香港實際情況的觀察,我覺得你們的缺點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緊了。拉得太緊,弓弦就會斷。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目前二十三條立法的問題搞得裏裏外外嗡嗡叫,正好是「弛」一下的時候,同志們和群眾都會清醒起來。這個簡單的道理,我一九四八年也提醒過《晉綏日報》的編輯人員。我當時說,用鈍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來的。那位劉淑儀同志也鈍,偏偏專跟江青那婆娘學習,又左又潑辣,我看了很泄氣!當然,我說的「弛」,是自我糾正一下偏差,勇敢面對情況,做點妥協,做點調度,不是建華同志那樣吞吞吐吐的和稀泥。
坦白說,我一九四五年那篇〈論聯合政府〉,你倒要好好溫習一下。我說,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思想、信仰和身體這幾項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國境內,只有解放區是徹底地實現了。你們現在居然弄出個二十三條,將這些自由權利剝奪得乾乾淨淨,還口口聲聲拖英國殖民時代的惡法一起下水,你們簡直成了背叛孫先生遺囑的不肖子孫了。道理難道還不清楚麼?
愛詩同志,香港特區政府犯了一九三七年我們黨所犯的錯誤。那是說,在民眾運動中,你們有了嚴重的關門主義、高慢的宗派主義的傳統傾向,這是一個妨礙黨建立民族統一戰線和爭取多數群眾的惡劣的傾向。在每一個具體的工作中肅清這個傾向是完全必要的。我們的要求是依靠多數和照顧全局。小平同志對香港的回歸做了寬鬆的處理,我以為是不錯的。他提出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倒是一種不了解歷史發展規律而冒出來的不適當的樂觀。可是,要變,也應該順着形勢慢慢地變,肯定不是你這代人所應該經歷的變。
你們在這個時候要為二十三條立法,必須記住兩條原則:一條是群眾的實際上的需要,而不是你們腦子裏頭幻想出來的需要;一條是群眾的自願,由群眾自己下決心,而不是由你們代替群眾下決心。你要記住我一九三七年說過的那句話:民主對於中國人是缺乏而不是多餘,這是人人明白的。
毛澤東
(圖)傅抱石《風雨歸舟》冊頁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