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鑾雄家族以工業起家,隨着83年愛美高上市,業務焦點轉至地產及股市,劉氏家族的工業背景漸被淡忘。十多年後的今天,「細劉」劉鑾鴻部署從事壓鑄業務的私人公司科鑄技術(2302)上市。劉鑾鴻說,投資工業最重要有三點:專注、人才及競爭優勢。
劉氏家族以生產風扇起家,兼任科鑄主席的華人置業(127)主席劉鑾鴻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家族在工業的投資範疇極廣,曾涉足電腦、燈飾、甚至皮草等工業,更曾在日本買了一家造火水暖爐的工廠,過往數年由於地產市道暢旺,故地產業務的比重較高,但劉氏昆仲並沒有停止投資工業。除了科鑄外,劉鑾鴻表示,家族現時尚投資電子業。
至於為何投資科鑄,劉鑾鴻說:「我投資的理念很簡單,就係管理人才得唔得,班人係咪做嘢,然後係嗰個行業有無前景……科鑄做了壓鑄十多年,總裁曾昭偉做壓鑄超過二十年,副行政總裁江爵煖做工業營運及市場推廣也超過二十年。」
雖然對科鑄寄予厚望,但劉鑾鴻深知其發展規模有多大,「我希望科鑄應該係十零億市值公司,一年賺番一億幾千萬,我覺得就差唔多,我唔期望科鑄好似Johnson(德昌電機,179)一百幾十億,呢一類公司(科鑄)唔係嗰類,但佢有個位置,你話科鑄可以值幾十億、一百億,我就喺度呃你」。
劉鑾鴻一直有投資工業股,並認為成功的工業都有一條黃金定律,「標準好簡單:專注,專注在你的生意;你自己的管理要強;你有無競爭優勢,或是行頭的領導者,或你掌握有一定的製造技術(productionknow-how)」。
劉鑾鴻認為,本港工業始終有得做,尤其是有背靠大陸的優勢。而且工業家的拼搏精神也值得嘉許,「你見到啲廠家,就算911生意差,又話停單,又話取消單,這班人已經懂得適應環境,所以你見呢次班廠家,無人有乜嘢投訴,有投訴,咪一樣要照做,照搵錢,只係搵得辛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