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永堅報道】本港電力供應由中電及港燈壟斷,在利潤管制計劃下,市民要無奈支付昂貴電費之餘,又要忍受來自發電過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及氧化氮的侵害。環保組織香港地球之友希望,兩電效法廣東省發展一套完全沒有污染的風力發電機組,減少市民受污染的影響。地球之友估計,若本港發展風力發電,可締造二萬九千個職位,有助紓緩高失業率。
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與傳媒日前參觀位於廣東省汕尾紅海灣的風力發電場時批評,「佢哋(中電和港燈)超過五成發電機組係用煤發電,釋放嘅廢氣都唔知累死幾多人!」
她並稱,九九年兩電共排放近五萬噸二氧化硫和約四萬噸氧化氮,是本港空氣污染主要成因之一;現時多個國家如中國、南韓及丹麥等,已積極推動風力發電,港府也應訂立可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能等)政策,規定電力公司按比例引入再生能源,確保市民健康。
汕尾紅海灣風力發電場總工程師俞紅鷹說,現時紅海灣有十五台風力發電機,每月可提供約一百五十多萬度電給廣東省,佔該省發電量千分之三;而省政府為推動環保發電,以每度電六毫四分人民幣向發電場購電,比以火力發電的每度三毫六分,購入價多約八成。
此外,地球之友與港燈在蒲台島合作的「風力能」研究將於明年初完成,而該島有潛力成為全港首個風力發電場,有關研究結果將交予港燈參考。